原创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断流程
2018年12月24日 【健康号】 林志淼     阅读 9291

EB诊断流程:采集病史→电镜检查→免疫荧光→基因检测→回顾分析

为何需要基因诊断?

          基于基因突变位点的EB诊断有利于:

          明确疾病的病因

          准确判断疾病发展和预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林志淼

          确定EB患者的护理方案

          确定患者EB的遗传方式

          为患者家庭提供产前诊断

          为今后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          更好认识EB的发病机制

透射电镜

免疫荧光

          验证裂隙位置:IV型胶原抗体

          确定缺陷蛋白:各种结构蛋白抗体

基因诊断

•        PCR-DNA测序方法

•        诊断金标准

•        确定基于突变位点的最终分型

基因诊断须注意事项

•        尽量提供详尽病史,特别是婚育史(近亲?)

•        血样采集尽可能全面,包括所有患者及家系相关健康人

•        采血每人需要2管,放置在EDTA抗凝紫色管,可常温保存2周,可进行快递

•        患者尽可能提供皮肤组织标本

•        基因检测需等待荧光和电镜结果,因此通常结果会比较慢(平均2个月)

•        基因检测存在无法得到结果的风险,甚至结果无法判定的可能性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林志淼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皮肤科,皮肤性病科
遗传性皮肤病的治疗;遗传性皮肤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鱼鳞病、掌跖角...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