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对付乳腺癌需要“朋友圈”
2021年10月27日 【健康号】 王红霞     阅读 8067

乳腺癌手术后,切除了一侧的乳房。患者在医院挺坚强,回家静养第一天,一照镜子,精神却完全崩溃,第二天就去南京脑科医院接受抑郁治疗......

文章转载自:乳此健康

1、抱团抗癌5年生存率达71%

乳腺癌手术后,切除了一侧的乳房。患者在医院挺坚强,回家静养第一天,一照镜子,精神却完全崩溃,第二天就去南京脑科医院接受抑郁治疗......

这样的病例并不鲜见。南京地区由医院组织的乳腺癌互助“朋友圈”,不少人回望过去难熬时刻,都觉得如果能有人在心理上“拉一把”,真的可以事半功倍。乳腺癌并不可怕,经过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后,病人生存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比比皆是。组织抱团抗癌这样的交流沟通平台,真的不可或缺。大量的癌症病人,心理健康堪忧。

2、乳腺癌手术后看着镜子,她情绪崩溃了

李红(化名)42岁,是一名乳腺癌患者。2010年,她被确诊为乳腺导管癌,由于发现较晚,手术切除了左侧乳房。手术后进行了一个疗程的化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护士长回忆说:“在医院无论是手术前、手术后还是化疗,李红看起来都不错,谈笑风生,也没有奇怪的表现。”拆线后,李红出院了,护士交代她,这一天可以洗澡了。李红一听,情绪更加好了。但是当天晚上,当她面对镜子、看着左侧胸口时,情绪一下就崩溃了。

第二天就转到了南京脑科医院,进行抗抑郁治疗。在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癌友的鼓励下,李红才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3、乳腺癌本身不可怕,但对心理打击太大

80%的术后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等表现,严重的就是抑郁甚至自杀。“相对其他癌症来说,乳腺癌本身不可怕,但是对人的心理打击太大。”有的人头闷在被窝里,什么人都不理。有的人表情冷漠,不搭理人,出院后就自杀了,这样的悲剧不少见。

医生、护士都会很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给对方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剂。有时发现有不对的苗头,一定要单个心理疏导。

4、群体抗癌5年生存率71%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在2014-2015年间,组织了17个城市的癌症康复组织里的1万名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康复组织活动的患者,生存质量要远高于自己呆在家里。

另有全国调查显示,亲戚朋友很少、社区团体活动较少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是保持密切社会联络患者的2倍,而没有亲人朋友的乳腺癌患者比拥有十个以上亲友的患者的死亡率高3-4倍。

据统计,像南京癌症患者超过10万人,排在前3位的是乳腺癌、肠癌、胃癌。南京癌友康复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在癌症患者5年生存期中,群体抗癌的生存率是71%,明显高于个体抗癌的35%。

5、年轻患者尽量选择保乳

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治疗的方式已经是个体化,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都不完全相同。

目前,乳腺癌治疗,正在向精准化发展。虽然乳腺癌发病逐年增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但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也在提高,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可以通过保乳手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目前法国有七成乳腺癌病人,接受保乳手术,而在我国还不到两成。省肿瘤医院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展了保乳手术,并且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央象限乳腺癌保乳术。

他建议,年轻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尽量选择保乳手术,这样不仅是保住了一个器官,也是增加了自信,术后更容易回归正常生活。

6、基因测序将来更加普及

徐女士确诊了自己是乳腺癌患者后,刚刚接受了一次全基因组的测序。专家指出,有了这个基因测序,徐女士至少知道了两个事情,第一,她和母亲都有乳腺癌不是偶然的,基因测序发现有突变的地方,就会告诉这个家族,以后要防范。第二,通过基因位点,可以指导术后的用药,治疗将会更加精确,甚至能知道有多大效果。

目前,肿瘤治疗仍然有20%左右的病人效果不理想,也就是说这个治疗方法,也许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了基因测序,结合大数据分析,将可以知道哪部分能做、哪部分不需要做。省肿瘤医院2005年起逐步开展乳腺癌基因检测,可以开展高危人群筛查、指导个体化治疗,对部分病人进行预后监测。

专家简介:王红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和胰腺癌的研究与精准诊治。擅长乳腺癌、前列腺癌、胆胰肿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综合性个体化诊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