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年人失眠的识别及处理
2018年08月29日 【健康号】 汤春红     阅读 9158

老年人失眠

睡眠的意义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睡眠

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

睡眠: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

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

WHO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

 

2011年睡眠日主题:关注中老年睡眠

睡眠障碍发生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25916名病人调查,发现:27%有睡眠问题。
美国——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
英国——10~14%,
日本——20%,
法国——30%,
我国——也在38.2 %以上,
       55%老年人睡眠不足
      70%没有诊断和治疗。
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

健康3项标准
(1)充足的睡眠
(2)均衡的饮食
(3)适当的运动

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

睡眠不足的危害性
偶尔失眠——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
长期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差、力不从心。
免疫力下降,易感冒,加重疾病或诱发疾病,如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
手术后病人,伤口愈合延长。
儿童——影响发育(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最多)

一、睡眠概述
睡眠是心理生理过程。
睡眠的需要量个体差异相当大。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过度和觉醒障碍等。
理解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主要因素
制订作息表,建立睡眠习惯,放松心理,促进睡眠。

正常睡眠
人的睡眠需要量:
未统一说法,因人而异
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为准。

儿童:  > 10小时/24小时
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
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
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

慢波睡眠 (slow wave sleep, SWS)
表现及特征:①感觉功能减退;
②肌张力减弱,无眼球快速运动;
③内脏活动大都降低,但稳定;
④EEG呈示为慢波,称为同步化睡眠;
⑤做梦者少;   生物学意义: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机体生长,体力恢复。
快波睡眠
表现及特征:
①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更高;
②肌张力进一步减弱,出现眼球快速运动;
③内脏活动进一步降低,可出现阵发性呼吸急促,BP增高,心绞痛,哮喘);
④EEG呈示为快波,又称去同步化睡眠,或异相睡眠;
⑤做梦;
作用——蛋白质合成增加,新突触形成。
 两种睡眠时相的心身状态示意图

睡眠各阶段时间比例
脑电图(EEG) 分五期 (Ⅰ—Ⅳ期为慢波睡眠,第V期为快波睡眠 )

老年人睡眠特点
1.质量差—浅而警醒
2.早睡、早醒
3.总时间——短,睡眠总时间减少
S3、S4时间和比例减少
  REM睡眠减少

二、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失去了正常睡眠时间和规律,睡眠的质量出现异常。
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晚

三、睡眠障碍的分类
1、失眠: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
(1)短暂性失眠:旅行、迁居、近期手术
(2)慢性失眠:>1月,睡眠中枢调节障碍,各种疾病影响。

入睡困难型:卧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者(重要生活事件者如考试或神经症患者)。
保持睡眠困难型:夜间易觉醒,或觉醒后不能再入睡(紧张个性者)。
早醒型:提早30分钟,并持续存在(多见于抑郁症患者)。

2、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难以控制的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
 
多导生理记录仪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缩短及异常的快速眼动睡眠(REM),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改善白天嗜睡;利太林、莫达芬尼
3、睡眠呼吸暂停症侯群
阻塞性呼吸暂停——是指鼻和口腔阻塞,鼾声如雷,多见于肥胖者。
中枢性呼吸暂停——由中枢神经系统驱动暂停,鼻和口腔气流和胸腹式呼吸运动同时暂停,较少见,鼾声不响亮
4、睡行症(梦游) 、噩梦、夜惊
影响睡眠因素及危害

睡眠障碍的原因
1、机体老化所致睡眠模式改变
  脑老化→调节睡眠神经体液能力↓
  ——白天磕睡多,夜间失眠重
2、肾老化→肾小管重吸收↓ →夜尿↑

 3、各种疾病的影响

循环系统:端坐呼吸、高血压等
呼吸系统:咳、痰、呼吸困难等
消化系统:反酸、嗳气、腹痛、腹泻等
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夜尿↑等
运动系统:疼痛(关节、骨折、骨质增生等)
代谢疾病:甲低、甲亢等
神经系统;脑血管病、老年痴呆、脑炎、脑外伤、颅内肿瘤等
4、睡眠环境改变
REM期减少:入睡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增多
5、心理社会因素
退休、丧偶、社会角色改变、慢性病折磨、经济拮据或生活困难
6、睡眠卫生不良
如睡前饮:咖啡、浓茶,或吸烟、饮酒或过饱过饥
7、药源性睡眠障碍
困倦——扑尔敏、苯海拉明、洛赛克
反跳性失眠——安眠药、抗精神病药戒断症状

失眠的实验检查
多导睡眠仪的检查:
慢波睡眠S1增加
慢波睡眠深睡眠S3%、S4%减少
睡眠效率下降

 

失眠的诊断
ICD-10的诊断标准:

有失眠的表现或体验

每周发生至少3次,并持续1月

引起苦恼、影响社会功能

睡眠障碍(失眠)的处理
1、睡眠环境:整洁、舒适、安静。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改善人际关系
4、行为疗法:放松练习
5、治疗疾病
6、诱导睡眠:睡前喝牛奶、
  深呼吸、背部按摩、自我催眠
7、药物诱导

失眠的药物治疗
催眠药物
抗焦虑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剂(TCA)
选择性5-HT重吸收抑制剂(SSRI)
其它药物
抗焦虑药物的应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
    利眠宁(chlordiazepoxide)
    安定(diazepam)
  舒乐安定(estazolam)
  阿普唑仑(alprazolam)
  劳拉西泮(lorazepam)
  氯硝西泮(clonazepam)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脱尔烦(tolvon)
    思洛思(stilnox)
    忆梦返(imovane)
    丁螺环酮(buspirone)
    谷维素(oryzanol)
三环类抗抑郁剂
主要药物: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多虑平(doxipine)

使用方法:
    作为辅助药物   一般顿服    剂量应偏小 
 
主要不良反应:
    外周抗胆碱(口干、便秘……)
    中枢抗胆碱(嗜睡)
    心血管方面不良反应
SSRIs的应用
主要药物:
    氟西丁(floxitine)
    帕罗西丁(paroxitine)
    舍曲林(setroline)
    氟伏沙明(fluvoxamine)

主要作为辅助药物

睡眠误区1——平时通宵,周末狂睡
专家分析:保证每天正常睡眠时间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专家分析:适量运动促睡眠,促进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缓解疲劳。

专家分析: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复。反而觉得腰酸腿疼、疲乏无力。易生病(落枕和感冒)。
误区4:睡得不好,吃来补

专家分析:学会睡个“子午觉”
美国医学教授William Dermend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杀病菌细胞也减少1/3。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提倡睡“子午觉”。
  “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
  睡“子时”——养精蓄锐
  睡“午时”——顺应阳气开发。
科学睡眠
入睡的最晚极限不能超过11点。
过了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
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
而天亮后——进入浅睡眠期,开始多梦、易醒。
睡“回笼觉”——主要是浅睡眠。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