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启龙|回医论居经、避年
2018年09月25日 【健康号】 谭启龙     阅读 2956

     【原创】“居经”与“避年”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用来描述月经不调疾病的特有词汇。

       在中医药古代文献中,对于女性月经的描述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身体无病而每二个月一至者,称为"并月",三个月一至者,称为“居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孕者,称为"暗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歇经是有的妇女夏天不来月经,叫“歇夏",冬天不来月经,叫"歇冬"。这种全面的认识,是现代医学远不可比拟的。

       在回医药古代文献中,对于月经也同样有着丰富的认识,譬如:月经是不洁的,故经期禁忌性生活;每月经后妇女,必须洁身沐浴;经期妇女是需要多加呵护并需要加强营养的,不能让经期妇女履行斋戒;离婚妇女三月不来月经,属待婚期,以避免同前夫有身孕而再嫁造成后续社会、家庭问题;丈夫对有孕停经的妇女不得提出离婚,直至分娩、确定孩子归属后方可;产后、流产后离异或丧偶妇女,需在四月零十天后方可再婚…

       无论东西方文化,如此充满人文关怀的表述与约束,恰是现代医学所欠缺的…

       月经每三个月来一次者,称为“居经”,每一年来一次者,称为“避年”。在临床中并不多见。有学者谓之为生理特征,亦有学者谓之为病症。如此,笔者就“居经”、“避年”,谈谈回医的看法及认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对此的综合认识: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此中,有对月事的描述,但尚未提及“居经”、“避年”之义。

       明代李时珍云:“…月事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有行经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是谓倒经;有三月一行,是谓居经;有一年一行,是谓避年。……此至以气血有余不足言,而亦异常矣。”由此,明确指出居经、避年是“其病也”。

       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则论述了居经与病脉的关系:“师曰:脉微,气血居虚,年少者之血也,乳子下利为可,否者,此谓居经。三月一来,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不足,涩则气血有余,卫不足其息短,其形燥;血不足,其形逆。荣卫俱虚,言语谬误。跌阳脉,浮而涩,涩则卫气虚,虚则气短,咽燥而口苦,胃气涩,则失液。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中寒,涩则血不来,此谓居经,三月一来。”充分说明居经属病态。

       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论及居经时说:“亦有天生……经水必一季一行……世因不少,而嗜欲损夭之人,亦复甚多。”说明除先天之因外,后天虚损造成居经者也很多。

        清末《张山雷医集》说:“居经、避年,因有因于禀赋者,然总缘体弱血少之故,若其先本不衍期,而忽致间月乃行,亦是不足之病。惟间隔之期,殊无一定,有隔间一二月者,亦常隔三五月者。居经、避年等称,亦是随意定名,无甚义理。”

       有人认为,此乃禀赋不齐,不属病态。但历代医家对此看法不尽相同。笔者临床发现不孕症患者多有月经失调,且居经、避年者为多数,故认为居经、避年者“禀赋不齐”者有之,但属病态者也不少。

       以张氏之论,居经、避年因禀赋不齐有之,然而总的病因则是体弱血少,体弱血少则影响冲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现代医学对“居经”、“避年”的认识及理解:

       现代医学认为,居经、避年属月经稀发之类。月经稀发与闭经的原因大多是相同的,即与脑垂体、卵巢、子宫及甲状腺、肾上腺等机能活动有关。而居经、避年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不足所致。发育不全的卵巢,对于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缺乏正常的反应,因此不能分泌适量的雌激素及孕酮,而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人常见月经稀发或初潮较晚,提示多有卵巢功能低下。月经初潮后,卵泡发育迟缓,延期排卵,则多见月经稀发,其时间长短不一,若每三月一行经,则为居经,一年一行经则称避年。

       在回医讲居经,避年,需要综合关注身、心两方面的问题:

        先说心理因素方面,诊断居经、避年,首先需要确认是否有心理因素作祟,回医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心理-鲁哈(灵魂)的健康,强调身心俱健,回医认为:导致“居经”、“避年”的很多原因要从心理层面去搜寻,焦躁、抑郁、暴怒等不良情绪均能导致此症的发生;另诊断“居经”,先要认定是否有孕在身,在古代没有超声、HCG等检查手段情形下,回医所强调的内容的确能避免许多误诊继而误治情况的发生,这同现代医学归类“月经不调”或“原发性/继发性闭经”为心身疾病同出一理。

       再说身体方面,回医有宏微二致,宏观讲,传统回医视“居经”、“避年”,实为真一失守、元气闭障,体液失衡、输布紊乱所导致。微观看,现代回医诊断“居经”、“避年”,表现在子宫内膜菲薄、不规则增生,垂体分泌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症、FSH、LH、PRGE、E2等激素水平失调、排卵障碍、电解质紊乱等。

        中医学认为,居经与避年是可治、可生育的。但在临床中,婚后数年不生育者,患居经、避年者仍为常见。故可以说居经、避年影响生育。但患居经、避年者一旦怀孕,经胎产、哺乳后,常可月经盈月而至。所以有医者称,居经、避年者产后已病除。这可能是卵巢功能恢复正常之故。

       居经、避年患者,如经合理的治疗,若月经能应时而至,受孕机会能大大增加。实践证明,经治疗后绝大部分均可受孕,久治不愈者属少见。

       居经、避年的治疗,中医根据“经本于肾”、“冲为血海”、“肝主藏血”等理论,治疗之法,首以温肾、益血调补冲任。

       中医治疗“居经”、“避年”常见方有《傅青主女科》助仙丹(白茯苓15克,陈皮15克,焦白术9克,炒白芍9克,炒山药9克,菟丝子6克,杜仲炭3克)和益经汤(熟地30克,焦术30克,当归15克,炒山药15克,炒白芍9克,炒枣仁9克,沙参9克,柴胡3克,杜仲3克,红参6克,丹皮6克)

        回医学认为,“居经”、“避年”的治疗,需关照身心同治,回医以“阴静阳动”为据,以“调理衰败”、“守中调衡”为法,药选补、泻和合之剂,必要时辅以激素替代调补。

        回医治疗“居经”、“避年”,首先,应以辩证为基础,对症予以 香薰疗法舒缓心理压力、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常用的有玫瑰精油、乳没精油等;其次,用药西瓜、阿芙忒蒙、诃梨勒…等利下渗湿的特色回药以及安古丹、阿魏、咱弗兰、安息香…等补益活血的常见海药着力于调衡体液、化痞益气治疗。再辅以回医特色外治之法如 马尔哈米贴敷疗法等来巩固疗效,实现输布重整、综合调治之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谭启龙
副主任医师
青海红十字医院
回医科,回医门诊,民...
1.妇产科常见诸症(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疾病、不孕不育、先兆流产…)及各类疑难杂症...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