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神经源性休克
2019年01月16日 【健康号】 曾海     阅读 9834

神经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强烈的神经刺激, 如创伤、剧烈疼痛等引起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5 -羟色胺等释放增加, 导致周围血管扩张, 大量血液淤滞于扩张的血管中, 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创建人: 曾海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审核人 专家委员会 提交时间 2018-12-18 17:01:39

 

疾病基本属性

对应ICD-10疾病:急性疼痛创伤性脑损伤

别名:暂无

英文名:暂无

发病部位:神经

症状:呼吸困难心悸胸闷恶心头晕出汗

就诊科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

多发人群:颅脑外伤患者

并发疾病:暂无

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介绍

神经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强烈的神经刺激, 如创伤、剧烈疼痛等引起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5 -羟色胺等释放增加, 导致周围血管扩张, 大量血液淤滞于扩张的血管中, 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疾病知识

 

症状

1、急性反射性神经源性休克表现为:早期头晕、面色苍白、出汗、疼痛、恶心; 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进而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昏迷。 查体:末梢循环差,皮肤苍白、紫绀或花斑状改变,四肢湿冷,轻压指甲或口唇,转红缓慢;脉率增快,多超过150次/分;血压:休克早期血压可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当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脉压小于2.67kPa(20mmHg);尿量:成人每小时少于25ml,提示有早期休克。

2、脑干功能衰竭引起神经源性休克表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脉压小于2.67kPa(20mmHg)

 

病因

(一)严重创伤、剧烈疼痛刺激 如胸腹腔或心包穿刺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管舒缩中枢被抑制,周围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淤积于扩张的微循环血管内,导致有效血容量突然减少而引起休克。 

(二)血管舒缓中枢受损 脑干梗塞、外伤、炎症等各种病因所致的脑干功能衰竭;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因为交感神经传出径路被阻断);脑死亡;脑疝。

(三)药物 许多药物可破坏循环反射功能而引起低血压休克如冬眠灵、安宁、降血压药物(神经节阻滞剂、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滞剂和肾上腺受体拮抗剂),麻醉药物(包括全麻、腰麻、硬膜外麻醉),均可阻断自主神经,使周围血管扩张,血液淤积,发生低血压休克。尤其当患者已有循环功能不足因素存在时,应用上述药物更易出现低血压。

 

检查

一、中心静脉压监测 

二、肺动脉楔压 监测 

三、动脉血气分析 

四、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五、生命体征监测 

六、凝血功能监测,排除 DIC。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以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确诊。

 

治疗

1、患者应保持安静,取平卧位,除去枕头,下肢抬高15°~30°,使其处于头低脚高的休克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增加脑部血供。如有意识丧失,应将头部置于侧位,抬起下颏,以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

2、应用肾上腺素

3、补充血容量 

4、 镇痛、镇静药物

5、 糖皮质激素

6、 给氧及呼吸支持

7、 应用升压药

8、对因治疗

 

预后

1、急性反射性神经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发生机制比较简单,但来势凶险,部分病人有可能危及生命,大多数预后较好,有时不经治疗即可自愈,有的则在应用缩血管药物后迅速好转。

2、脑外伤后一旦出现神经源性休克预示预后极差。

 

预防

1、避免创伤。积极治疗各种创伤

2、积极治疗脑干梗塞、炎症

3、合理应用药物如冬眠灵、安宁、降血压药物,麻醉药物等

 

健康问答

神经源性休克需要手术治疗吗?

神经源性休克不需要手术,停止静脉注射麻醉药。患者去枕平卧位,亦可采取下肢抬高。本病主要是药物治疗以及针对病因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