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成长?
2014年11月13日 【健康号】 张庆彬     阅读 6298

       “个人心理成长”这一话题,伴随着我学习继而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全过程。无论学习哪一流派的心理治疗理论,也无论应用哪一项治疗技术,这一话题从来都不曾缺席过。一个人在心理发展上出现停滞,是常见的事;哪怕成年人,在社会层面上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甚至获得了相当的事业成功,但是,从心理层面上看,他会持续地以他所停滞的心理年龄水准,去感知体验世界。弗洛伊德曾指出,“潜意识没有时间感”,也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永远不会丧失心理成长的空间。很多人在提及“个人成长”时,会把它视为一个既定目标或结果来追求,然而在我看来,“个人成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动词存在着。这是一条不断行进的路,虽有一座座里程碑,却没有哪一座是终点或目的地。它始终存在,并无时不刻影响着我的一举一动。   “个人成长”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学习心理学,尝试自我探索;找一位职业心理师为自己进行分析;参加各种有关心灵成长的培训或工作坊……笼统地说,没有任何一种方式不能达成“个人成长”,但是,尽管方式多样,效果却参差不齐。我无意于指出哪一条路走会更好,恰恰相反,我认为任一形式,总有与之相适应的人群。这一点恰如心理学不谈对错,只谈有效或合理一样。    破土而出的小草,也许它们必须经历痛苦,挣脱大地的束缚之后,才有蓬勃成长的机会。由此,人们常常联想,“成长”是必然伴随痛苦的。然而,在现实层面上,就我所看到的种种“成长”结果而言,我却又不得不回到原点上去思考:究竟“个人成长”是什么?

   “成长”不是斩断过往。有的人会认定,“成长”必须是脱胎换骨的。似乎只有与不堪回首的往昔诀别,只有斩断了与过往的连接,才算是得到了“成长”。基于这样的理由,“成长”所带来的体会往往就是剧痛。我在一些工作坊上,常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们在“大师”的带领下,用尽办法“甩掉”那些不堪回首的曾经。有一次,在某个心理剧工作坊的现场,我见到这样一幕:一个姑娘描述她不忍回首的往事,在她的回忆中,父亲是一个施虐成性的“恶魔”;于是,在“大师”指导下,辅角们(辅角,是心理剧中的专有名词,参与者辅助主角完成任务。)扮演父亲以及当事人,“重现”施暴的场面,那是一幕恐怖的经历;那段展示,像鬼魅般的影子一般,缠绕着台上扮演当事人的演员,也缠绕着台下的观众们。演员尽情宣泄情绪,坐在台下旁观的当事人泣不成声。“大师”要求当事人上台去,赶走这个“不值得”被爱的父亲,要求她把这个父亲从心中赶走。“大师”不停地催促这个姑娘说:“把这样的父亲赶下台去!把这样的父亲赶走!你行的!赶走他!这没那么容易的,但你要赶走他!这没那么容易,但是你可以的!”冷漠、强硬、不容质疑,是我在当时最为真实的感受。那个姑娘在“大师”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给自己鼓气,最终登上舞台,使出全身的力气赶走了那个扮演父亲的演员,象征着赶走曾对自己施暴的父亲。扮演父亲的辅角随后分享自己演剧时的感受:“在她推我下台的那一刻,从她眼神里我看不到恨意。”我认为,在心理剧的舞台上,即便这个姑娘做到了把“父亲”赶走的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完成了成长。显然,这个姑娘并未做好准备与父亲彻底分离;或许,这姑娘对父亲尚有太多的心愿并未达成,比如:她会渴望父亲温柔地对待自己,她会渴望温和的父亲之爱,等等。无视当事人的需要,过早的干预,生硬而决然地赶走“父亲”,“赶走了”她生命中极为重要的男人,即便能如“大师”所愿,就此“赶走”不堪的回忆;但是,同时赶走的,还有人性层面上的诸多美好梦想。我们绝不会因为一根手指的溃烂坏死,就一股脑地截掉一整个手掌;这种做法哪怕的确能“一劳永逸”地解除手指之患,但代价却是牺牲了当事人重要的机体功能。从心理治疗角度说,这一幕中的做法是否获得预期效果是很值得怀疑的,而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以丧失梦想为代价,都太残忍了,是有违人性的。我借由此例,要阐明的观点与态度是:“成长”绝不是斩断过往。“个人成长”,必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讲,完全斩断、丢掉过往,仿佛那些“过去”不曾经历过一样,这会威胁到人的存在感。无论失恋的人如何去表达曾经的恋爱让自己万般痛苦,但假如真的让失恋的人去喝一碗“孟婆汤”,彻彻底底地遗忘曾经历过的一切,依然会让他/她感到痛苦一样;无论失恋有多痛苦,让当事人痛苦的都不会是恋爱中的那些美好本身,事实上,那些美好以及获得美好感受的能力,才是走出失恋痛苦的资源与力量。

    “觉察”是个人成长的标志, “个人成长”并不神秘。从某种意义上说,觉知即成长。成长停滞的人,在人际互动中会“无端”攻击,会“无由”迁怒。换句话说,我们常能在生活中识别他人或者自己,当某一特定情境出现时,“无来由”地情绪失控,或者有时候这种失控会换一种方式,以控制他人或自己的方式来呈现;后者往往更难以被当事人觉察,这种控制表面上获得了一种“秩序感”,而事实上却以牺牲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关系为代价。有时候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成长的停滞在某些人身上表现为被动攻击。在严重失衡的人际关系中,处于弱势的一方表面上在强势者面前不具有攻击力,他的愤怒被压抑,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难以觉察到愤怒的存在。可是,他在表现得唯唯诺诺的同时,往往在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愤怒。他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出状况:常常把很简单的事情搞砸;莫名地看错时间而迟到、延误;总是陷入麻烦,只能让强者去“搭救”,从而给强者“添麻烦”……总之,他们犯下的错误会令强势者暴跳如雷,强势者看上去跟遭到了严重侵犯一样。这种曲折表达的愤怒,本质上与直接攻击没有区别。当我们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己常常陷入此类问题时,当我们有意识地觉知自己应对人际关系的模式单一而僵化时,我们就获得了成长。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们成长了。   “个人成长”还可以表现得更为积极,当事人会主动去学习,设法了解探究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在学习中获益。通常这种主动学习与积极调整并适应,是和觉知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它往往是觉知之后的自然进程,能够突破自己的旧有模式,积极发展出新的应对策略,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伴随成长的是全新的发现与喜悦。

   “心理成长”的误区,当然,在“个人成长”的进程中也不乏误区。令人遗憾地是,有时候在觉知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沉溺于学习”的误区,这一表述中的重点是“沉溺”,而不是“学习”。我见过这样的一些人,参加心理培训后,他们似乎感受到了某些源于内在的力量,决意要对自己更好,于是变得任性、毫无顾忌的自我中心。我见过一个四十多岁的已婚男人,他参加了一些心理治疗的工作坊后,发觉自己今天的诸多不如意,都与自己早年的原生家庭有关,他归咎于父母对他不健康的教养方式,于是毅然辞掉工作在家啃老。他花着父母的退休工资,追随各种培训班和工作坊去学习,认为借此方式可以获得成长,修复创伤。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一举动就是成长的标志,他拥有了告别过往的勇气。我将这种情况戏称为“学习型神经症”。必须要强调的是,贴上“神经症”的标签,这一做法本身是决然违背心理治疗的,在这里我只是要借这个玩笑,让这一误区显得更为醒目而已,这一指称丝毫不具有诊断与评估上的意义。这样的人以“学习”为一种新的防御模式,积极奔走、沉溺于全国各地的各种工作坊、学习小组中,沉溺于找不同的知名治疗师反复为自己作分析;在“学习”上,不吝时间与金钱。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围绕着“个人成长”,但从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说,严重影响家庭生活与个人工作,这就违背了“个人成长”的本质意义。还有一种“个人成长”的误区,表面上看,当事人在不断地追求自我突破,但这种自我突破却往往以随心所欲为特征,表现为部分忽视或忽略社会规范,以“做自己”为理由,忽视人际交往中“我与你”的互动节律,典型特征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不近人情。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考虑他人感受等等,并声称这是“‘个人成长’带来的好处”,“我更在意自己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是在替他人着想。”然而在我看来,这也不是成长,这更像是心理学意义上“退行”,即放弃学习和遵循成熟的社会规范与人际关系的适应技巧,而退行到婴儿期全能自恋的行为方式中,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在追求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特别在意贴近自己,关爱自己;但是,我们不应忽略了成长还意味着,要发展出对他人感受的体察和理解。婴儿的心理状态中会表现出一种全能自恋的模式,这是一种将自己看成世界中心的心理状态;婴儿在更多时候是只关注自己的,这可以邀请到养育者对自己有更多的照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明白自己只是世界中的一点而已,我们影响着他人的同时,也在被他人影响着。所以,如何适应环境,以及如何与环境进行更良性的互动,这才是成长的目标。能否发展出良好的、可持续的人际关系,是衡量标志。也许,在过去凡事都以他人为中心时,凡事都不由自主要站在他人角度替他人着想时,当事人会感到很累,感到失去自我;但这决不意味着“个人成长”要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有效的“个人成长”,促进当事人获得对自己行为的觉察能力,同时也促进获得对他人感受的体察能力;而绝不是躲在“个人成长”的背后肆意妄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力量,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它总能找到一个方式发展自己。我们可以看到,即便生活在困境中的人,经历过诸多伤痛,也许还会不停地抱怨自己的苦难经历,但他们并未就此了结生命;哪怕是用一种令周遭的人不喜欢的方式在生活,他们也要坚持地活下去。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成长,这源于人性内在的、自发的成长能力。由此看来,无论我们是否去选择某种方式来协助成长,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点滴事件,都可能会成为促进我们内在成长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成长无须刻意邀请,它原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心理成长,是个过程,它的目的是让我们越来越能够贴近自己,了解自己,关爱自己,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能力体察他人,理解他人。因此,贴近自己与感受他人,这两种能力的增进就是心理成长。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平度市人民医院
心理咨询科,心理科
治疗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分离(转化)障碍、急性应激精...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