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一消,百病全消!化解瘀血,这清代老方是千古绝唱
2017年12月20日 【健康号】 张树昆     阅读 42724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事,关乎我们身上的瘀血。

瘀血这个词,随着近些年中医科普的不断深入,很多人烂熟于心。那么,到底什么是瘀血呢?


按照中医病因学的解释,这瘀血,其实就是体内血液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的病因。它既包括离经的淤血,也包括在经脉之内、脏腑之内所停滞的瘀血。外伤、气滞、气虚、阴虚、寒凝、血热、痰饮等等,都会造成瘀血。


瘀血一旦产生,会有什么影响呢?它首先会阻滞我们的气机运行。这就是“血瘀必见气滞”。它还会影响血脉的运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瘀血形成的冠心病、心梗、脑梗。有了瘀血,新鲜血液就无法生成。瘀血不除,不通则痛,我们身体就会固定的痛感。总而言之,淤血所引发的疾病,一般会有疼痛、肿块、青紫、脉结代等几个特征。


所以说,我们身体很多疾病,都源于瘀血。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疼痛性疾病和月经不调等等。如果再算上瘀血诱发的其他病因,从而间接导致的疾病,我们可以肯定地讲,瘀血是百病之源。人无瘀血,百病全消。


接下来,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这就是,什么样的人,身体容易出现瘀血呢?

借此机会,“精诚名医汇”再花一些笔墨,和大家详细说明。


这就要说到我们中医学里面特有的体质概念了。有一类血瘀体质,此类人是最容易出现淤血的。这类人,可以身材较胖,也可以身材瘦弱。他们往往皮肤颜色晦暗、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颜色暗淡、舌头偏暗或者有瘀点,舌下络脉紫暗或者增粗。这类人往往受不了低温天气。他们,是最容易出现瘀血的。


好了,说了半天,我们该如何化瘀血呢?


说起这个话题,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清代的著名医学家王清任。王清任曾经是个习武之人,后来专心从医,终有所成。他所著的《医林改错》,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王清任的杰出贡献之一,就是对瘀血这件事,有特别深刻的理解。


他的理解源于哪里?源于观察死尸。

看官,您可要知道,在王清任生活的年代(1768年—1831年),观察人的尸体,可不是一件被世俗所认可的事情。但是,王清任为了搞清楚自古所说的脏腑、血脉等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就不顾大家侧目,经常去观察病孩的尸体。如果听说哪里要斩首犯人,或者要凌迟处死,王清任必然到场,借机观察尸体。就是凭着这样一股轴劲儿,王清任对脏腑、经脉等中医学概念,有了比前人更加深刻的见解和认识。

其中,就包括瘀血。


王清任通过观察尸体发现,人的胸下有隔膜一片,前高后低,底处如池,池子里有存血。好,王清任就此认为,这个地方乃是血府。很多胸部疼痛的病,就是于此有关系。王清任特别高兴,把它写入书中,觉得是一个惊天的大发现。


其实呢,王清任的想法是错误的。按照现代解剖医学的观点来看,王清任所看见的血府,实际上就是尸体的胸腔积血。这绝不是生理性的现象。但神奇的是,王清任在这种错误的理念指导下,所创制的一首血府逐瘀汤,却成为化解瘀血的千古良方,沿用至今。


血府逐瘀汤长成什么样子?全国卓越网络养生阅读品牌“精诚名医汇”,本着传播中医文化的理念,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水煎服。


这里面,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是负责活血化瘀的。牛膝是负责通血脉,引血下行而化郁滞的。这些药物主要负责把瘀滞在一团的血化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要想化瘀血,必须行气。所以,就用柴胡疏解肝气,用桔梗开肺气,用枳壳来行中焦脾胃之气。如此一来,和行气有关的肺、肝、脾三脏之气得以行通,自然就能更好地行血了。


最后,为了不让活血而伤阴,所以我们还注重养阴养血。于是,我们看到了当归和生地黄。生地黄滋补阴血,当归能滋补肝血,如此一来,全方妥妥当当了。


列位看官,这个血府逐瘀汤,最初用来治疗胸痛、头痛。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全身上下只要有瘀血,就可以用它来调理。现代医学里面的神经衰弱、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缺血、中风、脑血管病、心衰、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头痛、失眠、精神障碍、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乃至骨外科疾病,都有用到它的机会。就化瘀血而言,这血府逐瘀汤,乃是千古绝唱。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4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