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儿热性惊厥
2018年10月05日 【健康号】 熊道学     阅读 9116

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疾病,起病急骤,发作时患儿往往伴有意识丧失、面唇青紫,极易导致家长恐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抽搐发作后,家长又常常担心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会不会转化为癫痫。今天就这一疾病相关情况进行简单阐述。

    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热性惊厥具有年龄依赖性,首次发作多见于6月龄至5岁。

    一、病因

    引起热性惊厥的常见原发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以及个别非感染性的疾病,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热性惊厥的发病,主要与脑发育未成熟、发热、遗传易感性三方面因素有关,发热为必备条件,部分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二、症状

    患儿多于发热初期(24小时内)出现抽搐表现,一般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典型表现为清醒或睡眠过程中,突发出现出现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阵挛性抽动,可伴有双眼上翻、面唇青紫、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持续数分钟自行停止,发作后易入睡,对抽搐过程不能回忆。部分患儿可仅有口角、眼角、单个肢体或单侧肢体抽动,可不伴意识丧失,称局灶性发作。

    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是热性惊厥发作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30分钟,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分钟及以上。

    分型:(1)单纯型:占70-80%;发作年龄6月至5岁 ;于体温38.5-39℃以上出现;惊厥发作为全面性;持续时间一般<15分钟;抽搐后意识恢复快 ;抽搐后无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体征;1次热程仅发作1次;热退后1-2周监测 脑电图正常 。(2)复杂型:占20-30%;可见于<6月婴儿或>5岁 儿童;体温 38.5℃以下即出现抽搐;惊厥发作为局灶性;持续时间大于15分钟;抽搐后意识恢复较慢 ;抽搐后有短时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体征;1次热程发作>1次;发作后1-2周脑电图仍异常。(注:以上情况存在一项即考虑为复杂型热性惊厥。)

    三、诊断

    热性惊厥诊断标准为发热状态下(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病史。需注意的是,部分热性惊厥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发热,此种情况易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热性惊厥通常发生于发热后24 小时内,如发热大于3天才出现惊厥发作,一般不再考虑热性惊厥,需查找其他原因。

    四、需鉴别的其他症状与疾病

    需鉴别的症状:(1)寒战:小儿发热初期易出现寒战表现,表现为自发性肢体甚至全身抖动,伴面唇青紫、四肢冰凉,但患儿意识清楚,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随着体温上升症状缓解。(2)屏气发作:部分婴幼儿剧烈哭吵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面唇青紫,甚至出现抽搐症状,但此类患儿发作前均有哭吵史,且可反复类似发作,一般不伴发热,可作出鉴别。

    需鉴别的疾病:热性惊厥,尤其是发作时表现为复杂型的热性惊厥,首先需除外神经系统感染,即脑炎脑膜炎。另外,表现为发热伴惊厥的疾病还有癫痫因感染诱发惊厥发作、中毒性脑病、全身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遗传代谢病等,需根据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帮助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五、需进行的辅助检查

    热性惊厥辅助检查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为明确发热的病因,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疾病,应根据病情选择相应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包括血糖、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应常规检查,目的为明确发热原因及鉴别常见的惊厥病因;

    (2)病史和医生体检如提示颅内感染,患儿应进行腰椎穿刺检查;

    (3)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不需常规进行脑电图或神经影像检查,但局灶性发作或有局灶性神经体征者应进行脑电图及神经影像检查。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寻找病因:头围异常、皮肤异常色素斑、局灶性神经体征、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或惊厥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持续数小时;

    (4)对首发年龄小或发作频繁者可行基因检测,为进一步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奠定基础。

    六、治疗

    大多数单纯性热性惊厥呈短暂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1~3 分钟,发作时让患儿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多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 。避免将手伸入口,或在患儿口腔塞毛巾、筷子等,以防误伤。若抽搐持续大于5分钟以上,尤其是已出现惊厥持续状态,可导致严重脑损伤,需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积极止惊治疗,视情况进行相关检查除外其他疾病。即使抽搐时间短,但发作后意识不清,也需及时就医。同时,热性惊厥患儿均伴有发热症状,需进行常规退热处理,可采取物理降温,或口服美林、泰诺林等退热药物,但需注意,积极降温并不能降低热性惊厥发作机率。

    七、复发

    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后再发风险30%-40%。再发危险因素包括: (1)首次发作<18月 ;(2)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病史;(3)发作时体温<38.5℃;(4)发作前发热时间短( <1h)。

    八、预防

    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不推荐长期预防用药。若6个月内发作≥3次,1年内发作≥4次;或既往有FSE者;或复杂型热性惊厥等具有复发或存在继发性癫痫高风险者,可考虑使用间歇性或长期预防治疗。间歇性预防治疗,首选安定,于发热时开始口服,0.3mg/kg,必要时间隔8小时再次使用,可连续使用2-3次。鉴于预防用药,尤其是长期预防治疗,使用药物为抗癫痫药 ,临床使用需权衡利弊。

    九、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

    热性惊厥有少部分患儿可能继发癫痫,复杂型较单纯型多见,也有部分癫痫综合征如Dravet综合征、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等,初期即表现为热性惊厥,需长期随访。热性惊厥继发为癫痫的预警因素包括:(1)有癫痫家族史 ;(2)复杂型热性惊厥; (3)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

    十、是否可接种疫苗

    热性惊厥患儿原则上无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可能会引起发热并导致惊厥,但不必因此禁忌接种疫苗,否则,患儿将面临更大风险,其预后可能更严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