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与胃癌有强烈相关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因子。
H.pylori感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
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H.pylori感染可能与结直肠息肉/腺瘤以及CRC的发生发展有关。然而,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腺瘤的关系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2024年7月在《CancerEpidemiology》杂志正式发表了一篇题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息肉/腺瘤的相关性: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文章。该研究旨在评估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腺瘤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H.pylori感染对结直肠息肉/腺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病理类型的影响。
研究回顾性纳入508名参与者,其中154名为H.pylori阳性,354名为H.pylori阴性。H.pylori阳性组的结肠息肉/腺瘤(74.7%vs.65.8%)、低级别腺瘤(55.7%vs.47.6%)、高级别腺瘤(22.6%vs.13.3%)和大小≥6mm(61.7%vs.48.5%)以及≥10mm(25.2%vs.14.6%)的结肠息肉/腺瘤比例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
血压、糖尿病、脂肪肝、
体重指数和炎症及代谢指标,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H.pylori感染与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右侧结肠息肉/腺瘤和大小≥10mm的结肠息肉/腺瘤独立相关。
结果表明H.pylori感染与结肠息肉/腺瘤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但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这种趋势有所减弱。研究还讨论了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结肠息肉/腺瘤的发展,包括增加胃泌素分泌、刺激COX-2分泌、产生多种毒力因子以及改变肠道菌群等。
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证据等级相对较低。参与者来自单一机构,样本量不够大。多变量回归分析中调整的混杂因素是主观选择的。息肉/腺瘤的大小记录基于内镜医生的视觉估计,可能存在主观性。
尽管如此,该研究提供了H.pylori感染与结肠息肉/腺瘤之间关系的证据,并建议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息肉/腺瘤的患者应进行H.pylori检测。未来还需要更多多中心、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