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宫颈糜烂,真的“烂”了吗?
2018年08月26日 【健康号】 王玉娟     阅读 8412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这个词由来已久,“糜烂”听上去感觉自己的肉从里到外烂掉了似的,让许多女性谈“糜烂”色变。这个病也让很多女性难以启齿,就仿佛生活作风糜烂不堪似的。
  基于这样的心理状态,莆田系医院开始大放厥词,各种图文戳中广大女性脆弱的内心,把糜烂放大到极点,各种激光、冷冻、LEEP刀大放异彩,雁过拔毛,恨不得每个走过路过的女性都切一块宫颈下来。
  最夸张的是,曾经有个25岁的年轻患者,那天来找我做每年的妇科例行检查。我按常规询问病史,她说她曾做过LEEP刀。LEEP刀又称超高频电波刀,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专门用来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的一种技术。我一阵惊讶,25岁的年纪宫颈上就被切了一刀,而按理LEEP刀常常用在癌前期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上。“就是宫颈糜烂,”她说,“那时候小,意外怀孕了,然后人流手术醒过来的时候,跟我说宫颈糜烂一起帮我治疗好了。”


  “宫颈糜烂”到底是什么?
  宫颈主要有两种细胞覆盖,靠近阴道端的是鳞状上皮细胞,像鱼鳞一样覆盖在表面看起来很光滑,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立在宫颈表面显的发红,看起来就像湿疹样的糜烂。

  在过去的妇科诊断中,由于医生和患者对“宫颈糜烂”缺乏更多认识,“宫颈糜烂”一词以往用得非常普遍。传统思想认为,宫颈糜烂是一定要进行治疗的,因为宫颈糜烂意味着宫颈炎症的存在,而长期的炎症刺激会给女性带来很多危害,可能引起不孕,甚至宫颈癌。
  因此,以前宫颈糜烂常常会被过度治疗。过去的医生总是会用药物、微波、激光或者冷冻等各种方法,破坏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使其坏死、脱落,以便长出新的鳞状上皮。对于生过孩子的女性则常常采用锥切,就是在宫颈的部位像削苹果那样削掉一层。一些莆田系的医院则大量的抗生素滥用,或对年轻、未婚的女性过分进行手术切除,甚至是破坏性的治疗,对这部分女性今后怀孕后的宫颈机能、分娩后的宫口扩张情况造成破坏性影响,从而增加流产或难产率。


  “宫颈糜烂”不是病!
  宫颈糜烂很多时候只是健康的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真正的病。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从2008年开始,《妇产科学》教材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这一生理现象取代。正常情况下,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有点类似拉锯战,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它可随雌激素的变化而移动。青春期后,因为雌激素的增加,颈管的柱状上皮增生,从宫颈口向外移覆盖了鳞状上皮,使该部位的组织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糜烂”。妊娠期、以及口服避孕药也可致鳞柱交界外移,形成生理性宫颈糜烂,而绝经后随雌激素水平下降,鳞柱交界又退回宫颈管。所以更年期后很少见到“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
  前面已经说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宫颈糜烂”只是一个症状学描述,而不是一个临床诊断。虽然这样说,但对于宫颈疾病的筛查依旧任重而道远。
  广大女性所需要做的就是定期宫颈涂片和HPV的检查,医生根据症状和报告来判断它究竟与宫颈病变有关,还是只是由于激素变化导致的。如果宫颈上没有病原微生物感染,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及HPV病毒学检查正常,那么,这样的“宫颈糜烂”无需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