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颅内动脉夹层
2017年12月31日 【健康号】 曾海     阅读 10643

颅内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使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颅内动脉内膜进入血管壁,导致血管壁间剥离分层形成血肿,或颅内动脉壁内自发性血肿,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的一种疾病。

疾病介绍

颅内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使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颅内动脉内膜进入血管壁,导致血管壁间剥离分层形成血肿,或颅内动脉壁内自发性血肿,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的一种疾病。如果形成瘤样突起,则称为颅内夹层动脉瘤。

 

疾病知识 

症状

颅内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变可以表现为头痛、缺血性或出血性症状,体积较大的夹层病变还可对脑组织或脑神经产生压迫,进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如颅内压增高等。

 

病因

具体病因目前不详,流行病学发现的易感因素有高血压、口服避孕药、偏头痛、外伤史和近期感染等。遗传因素被认为是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颅内动脉夹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不可或缺,其中MRI检查是诊断IAD的重要检查手段。其他常用检查方法还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血管成像(CTA)等。

 

诊断

1、临床表现:头痛、缺血性或出血性症状,体积较大的夹层病变还可对脑组织或脑神经产生压迫,进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2、典型影像学征象包括: (1)动脉偏心性狭窄伴外管径扩张。 (2)串珠征或节段性狭窄。 (3)壁内血肿。 (4)双腔征。 (5)内膜瓣。 (6)夹层动脉瘤形成。

 

治疗

一、外科和血管内治疗:

1、载瘤动脉夹闭为结构技术,主要是通过外科或者血管内治疗夹闭载瘤动脉进而阻断流向夹层处的血流。通常是通过逆行填充夹层动脉瘤使得夹层段的近端和远端均闭塞而达到防止其破裂出血的目的,但载瘤动脉在侧支循环不好时行该手术有致脑梗死的风险。因此,在实施该手术之前,可以再造影下暂时性以球囊扩张阻断血流或者静脉滴注异戊巴比妥来评估侧支循环代偿(同时连续的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运动功能查体)。


2、重建技术,采用支架辅助的血管内治疗措施。有小数量的病例报道采用分流器支架或者传统的密网支架释放到动脉夹层的部位而不加填塞;然而,这种技术需要在夹层动脉瘤内形成血栓之前的几天到几个月之间进行。此外,在支架释放后还需对患者进行几个月的双抗治疗,这样也增加了患者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对于闭塞载瘤动脉后发生梗死概率很高或者支架释放不能实现的患者也可以通过颅内动脉搭桥手术解决。另外,还有通过切除大脑中动脉夹层段(M2段)吻合残端来治疗颅内动脉夹层。


二、内科治疗:不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缺血表现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或一少部分同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缺血表现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而不需要抗栓治疗。对伴有未破裂颅内动脉夹层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缺血患者的预测因子的调查研究显示,对这部分患者的优化管理是保证其不发生破裂的必要保证。

 

预后

不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缺血表现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或一少部分同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缺血表现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预后较好;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比不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结局更差、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的死亡率在19%~50%。

 

预防

颅内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目前还不清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头颈部外伤;积极规范化治疗高血压、偏头痛、外伤、感染;避免滥用口服避孕药;出现头痛、呕吐、头晕时应及时去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