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的“十大误区”
2018年09月18日 【健康号】 赵海康     阅读 8459

据统计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发中风200万人,每年死于中风者165万人,每12秒即有一个中国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中风,每年因中风死亡的中国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2.45%。

据统计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发中风200万人,每年死于中风者165万人,每12秒即有一个中国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中风,每年因中风死亡的中国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2.45%。存活的中风患者有3/4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同时我国也是中风复发率最高的国家,复发率超过30%。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已成为该类疾病最典型的特征,但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人对中风认识不足、甚至误解。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赵海康副院长强调:如果正确认识、预防得当,80%的中风可以避免。

误区一:中风是一种病

中风不是一种病,它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是一类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和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6种疾病。

误区二:中风是老年人的专利

中风的主要侵袭对象是中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对于年轻人就无碍。年轻人同样遭受其害,且近年来该病还在不断“年轻化”。年轻人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以及高盐、高脂肪的饮食习惯等,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年轻人拒中风于门外的关键。

误区三:中风发病突然,防不胜防

中风发作前通常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小中风)或出现半身麻木、四肢无力、眩晕、视线模糊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救治。

误区四:小中风无关紧要

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短时间内出现过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伴有突然说话不利或吐字不清,医学上称为小中风。由于上述症状常在数分钟内消失,头部CT检查正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约有50%小中风病人在5年内会发生偏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中风,及早就诊防治。

误区五:父母患中风子女也会得

中风并非遗传病,仅有一部分中风具有遗传倾向,因此,中风患者的子女不必忧心忡忡。但应指出,这些人患中风的危险性可能大于一般人群。为此,他们应加强自我保健,认真、积极地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

误区六:活血=疏通血管=防治中风

常有患者说:“我现在每天吃三七、野生银杏茶,活血就可以溶解血栓。”这是错误的,现代医学发现,利用它们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是很难实现的事情,服用活血类中药,能达到的作用只是更好地预防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活血药物不能溶栓,不能疏通血管!

误区七:瘦人不会得中风

有研究发现肥胖会增加心房纤颤的风险,心房纤颤引起的心律不齐可能导致中风,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将会导致死亡。胖人的确比瘦人更容易得中风,但并不代表瘦人不会得,只是几率略少。瘦人也可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动脉硬化正是引起中风的罪魁祸首。

误区八:血压低或正常不会得中风

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的病人易患出血性中风,但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就会减少,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此外,血压过低还可能造成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与纤维蛋白沉积,使血液黏度升高,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医学上称为脑梗塞,这就是血压不高或者血压低的人也会得中风的原因。

误区九:中风治好后不再复发

数据显示一年内中风复发率约16%-18%,而且还有多次复发者,这是因为通常所谓中风治愈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某些中风事实上是一些内科疾病的合并症,只有将这些内科疾病有效控制,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肾脏疾病等,才能减少中风再发。

误区十:中风病人需静养

中风病人静养不但影响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而且还易造成废用综合征、患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有赖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与肢体之间神经通道的促通,这种通道的建立只有对肢体进行不断有效的刺激才能完成。因此,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中风病人早期即可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