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论“百病生于气”
2021年05月26日 【健康号】 张伟     阅读 8030

论“百病生于气”

何为“气”

气,本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内经》引入医学,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因而又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与术语。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1]。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不断的运动,流行全身,无处不到。


“百病生于气”的理论基础


“百病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中:“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明确指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及饮食劳倦都可以引起气机失常,或者导致气的不足,进而使形体或神志出现异常,外在表现出各种病证。在临床上七情内伤等原因所致的气机失调、运行受阻或升降出入失常可见气逆、气陷、气郁等,并进一步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表现为痰阻血瘀,痰凝气滞等证。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的推动无力或者气化无力,一般见于心肺、脾肾等脏,导致血液运行缓慢,运化无力等[2]。张介宾谓:“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临床治疗当以调理气机为先,注重治气在临床应用于血证、 七情内伤、脏腑病证方面又各具特色。从九气致病的观念来论述“百病皆生于气”,认为气的运动失常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百病生于气”的临床应用

气的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4种。气虚证是脏腑机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舌淡,脉虚无力。常由久病、年老体弱、饮食失调所致。其病机主要是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治宜补气,方如四君子汤;气陷,以气的升举无力为其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由于气虚机能衰减所致。治宜益气升提,方如补中益气汤;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部分或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闷胀、疼痛。治宜行气,方如五磨饮子;气逆是指气机升降失常,气上逆不顺。肺气上逆的主要特点为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升发太过,则现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治宜降气镇逆,方如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等[3]。

参考文献:

[1] 李联社,崔正.论“百病生于气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5):1096-1097.

[2] 张庆祥,闫平.论《内经》的医学模式及其意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4):277-279.

[3]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06.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