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
2020年11月09日 【健康号】 张真     阅读 9085

25岁的孙女士最近很苦闷,1个月前因为月经不规律在当地医院行宫腔镜检查术+诊刮术,术后病理竟然是子宫内膜样腺癌,医生告知她需要切除子宫,可是自己还没有生育,还想要孩子,现在切除子宫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抱着一丝希望,孙女士来到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妇二科,经过我院病理科会诊确诊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张真主任详细了解孙女士的病情后,发现孙女士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多个合并症。鉴于孙女士迫切保留子宫的意愿,科室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商讨治疗方式及风险利弊,利用分子分型等先进医学技术评估其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最终商议决定可以选择保留生育功能,同时为其制定了包括体重管理、控制血压、调理血糖、辅助生殖在内的一整套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帮助其缓解病情的同时尽快受孕。

得知可以保留生育功能,自己还有机会再要孩子的那一刻,孙女士喜极而泣,不住地称赞妇产医院医生高超的技术和仁爱的心,真没想到得了子宫内膜癌还能够保留生育功能,感谢医生们给了自己一个做母亲的机会。

 

科普时间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以子宫内膜癌为主的来源于子宫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9位,高于卵巢癌,但低于子宫颈癌。其中约7.1%的病例被诊断时年龄在20~44岁。由于大量育龄女性推迟生育计划,未生育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在升高,其中约70%~88%在确诊时尚未完成生育。目前子宫切除仍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年轻未生育病例,手术即意味着生育力的丧失。有强烈生育要求且经严格选择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例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患有子宫内膜癌为什么会影响生育功能?

首先,约90%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异常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症状,年轻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排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其子宫内膜表现为雌激素作用下的高度异常增生,甚至癌变,不能达到妊娠所需的功能协调的状态,而影响生育。更为重要的是,子宫内膜癌的传统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是全子宫+双侧附件(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术,必要时行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部分术后辅以放、化疗,这使得患者彻底失去生育功能。

子宫内膜癌患者能否保留生育功能?

虽然保留生育功能对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前提是不影响肿瘤治疗的预后。庆幸的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需经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到癌变的过程,是一种发展缓慢且早期症状典型的恶性肿瘤,可以早期发现、早期阻断和治疗。由于早期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90%的患者发现时为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这一类患者的预后好,据文献报道,其5年总生存率和疾病相关生存率分别为93%99%。前期针对这一类患者的一些研究表明,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是可行的。

哪些子宫内膜癌患者适合保留生育功能?

保留生育功能只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和子宫肉瘤不能保留生育功能。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才能保留生育功能:(1)分段诊刮标本经病理专家核实,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1级。(2MRI检查(首选)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局限于子宫内膜。(3)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可疑的转移病灶。(4)无药物治疗或妊娠禁忌证。(5)经充分咨询患者明确保留生育功能并非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式。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患者通常合并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包括:(1)治疗前咨询生殖专家。(2)对合适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或基因检测。(3)治疗前明确排除妊娠。可选择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并进行体重管理及调整生活方式相关咨询。

治疗期间需进行严密随访,需每36个月进行1次分段诊刮或子宫内膜活检评估:(1)若6个月后病变完全缓解,鼓励患者受孕,孕前仍需持续每6个月监测1次。完成生育后或内膜活检发现疾病进展,即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若子宫内膜病变完全缓解但暂无生育计划,予孕激素维持治疗及定期监测。(2)若子宫内膜癌持续存在612个月,则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术前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