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入夏应预防手足口病
2020年09月22日 【健康号】 王新良     阅读 7877

  手足口病是以口、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这种病好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多流行在夏秋季节,直到秋凉之后终止,并且一次感染终身免疫。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具有流行性,病前患儿有接触史。发病时,患儿有发烧或感冒样症状,比如头痛、鼻塞,容易误诊为感冒。但一般小儿体温都不高,多在38℃以下,且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三天。发病时,患儿的口腔、舌头、腭部、颊头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大小疱疹,手足出现粟粒大疱疹和小丘疹。有的患儿在臀部和肛门处也会出现皮疹。部分患儿在口腔发生疱疹、破溃以后形成了溃疡面,于是出现咽痛、流涎、拒食、哭闹不宁等症状,一般口腔溃疡可持续4周左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手足口病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可以在疼痛的溃疡而上涂抹扑热息痛溶液,或者用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口腔疼痛。不要给幼儿饮用含果汁的酸性饮品和固体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
生病了,打针吃药如何选
  幼儿生病后,喂药很困难,弄不好,吃进去的药会立即吐出,非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有时还会呛入气管,所以,有的父母干脆要求打针。
  其实,口服药吸收快,一般口服后1~2小时即可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上升,一日口服三、四次,还能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恒定;肌肉注射,一般条件下不可能一日注射3~4次,并且容易引起臀肌萎缩,影响小儿行走;静脉注射,在药物滴入时血药浓度很高,停止滴入后药物浓度会迅速下降,对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有影响的。

摘自《婴幼儿健康最佳方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