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知识|小儿脑瘫知多少?
2018年06月27日 【健康号】 金伟琴     阅读 8659

小儿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或出生后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时,由于缺氧、产伤或外伤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孩子大脑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疾病。

  引发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脑性瘫痪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后者又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病因等,许多患儿找不到明确的病因。


  1.出生前病因

  

    包括胚胎期脑发育畸形、先天性脑积水、母亲妊娠早期重症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严重营养缺乏、外伤、中毒(如妊娠毒血症)及放射线照射等,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不明显。


  2.围生期病因

  病例分析表明,早产是脑性瘫痪的确定病因。分娩时间过长、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堵塞及胎粪吸入等所致胎儿脑缺氧,难产或过期婴儿产程过长,产钳损伤及颅内出血等均是常见的围生期病因。母子血型不合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血清未结合胆红素>340μmol/L可能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而引起大脑性瘫痪。


  3.出生后病因

  包括各种感染、外伤、中毒、颅内出血及重症窒息等。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亲产前患癫痫、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毒血症等,妊娠末期3个月内出血事件,产期宫缩无力、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臀位产等,婴儿早产、出生体重低等。国内脑性瘫痪多发生于早产、出生体重低、产时缺氧窒息及产后黄疸的婴儿。


  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一)基本表现

  1、运动发育落后和瘫痪肢体主动运动减少,患儿不能完成相同年龄正常小儿应有的运动发育进程,包括竖颈、坐、站立、独走等粗大运动,以及手指的精细动作。


  2、肌张力异常。因不同临床类型而异,痉挛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瘫痪肢体松软,但仍可引出腱反射;,而手足徐动型表现为变异性肌张力不全。

  3姿势异常。受异常肌张力和原始反射消失不同情况,影响患儿可出现多种肢体异常姿势,并因此影响其正常运动功能的发挥,体检中将患儿分别置于俯卧位、仰卧位、直立位以及由仰卧牵拉成坐位时,即可发现瘫痪肢体的异常姿势和非正常体位。


  4反射异常。多种原始反射消失延迟。痉挛型脑瘫患儿腱反射活跃,可引出踝阵挛。


  (二)CP综合征四大临床类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

  1、痉挛型综合征发生于大约70%的病例中。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累引起的,可以较轻或严重影响运动功能,综合征可以产生偏瘫、截瘫、四肢瘫痪、两侧瘫。

  受累肢体通常发育不良并且表现深反射增强和肌张力高,无力,挛缩倾向,有特征性的剪刀状步态和足尖走。在轻度受累的儿童中,可能仅仅有某些活动受损(如跑步),伴随四肢瘫痪,常见有与皮质延髓相关的口、舌、腭运动的损伤,结果构音不良。


  2、手足徐动或运动障碍综合征发生于大约20%的病例中,是基底节受累的结果。缓慢、扭动、无意识的动作可能影响四肢(手足徐动)或肢体近端部分和躯干(张力障碍型);可能发生突然、急促、大幅度的动作(舞蹈病型)动作,随情绪紧张而增加,睡眠时消失,存在严重的构音困难。

  3、共济失调型综合征发生在大约10%的病例中,是由于小脑或其传导通路受累所致,虚弱、协调不良,意向性震颤产生的不稳定,蹒跚步态,快速精细运动困难。


  4、混合型是常见的---最多见的,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较少见的共济失调型和手足徐动型。


  脑瘫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1.新生儿常规血尿便检查、生化电解质检查。

  2.妈妈与新生儿血型检查、胆红素定性试验、血清总胆红素定量。

  3.高龄产妇产前羊水基因、染色体、免疫学检查。

  4.颅脑CT主要用于明确有无器质性病变及病变部位等。常见的异常包括广泛性脑萎缩、脑软化及白质发育不良等。对于部分病例可用于提示病因,如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宫内感染等。


  5.脑电图 由于脑瘫患儿合并癫痫者较多,故应常规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排除该合并症。常见异常包括背景活动减慢、限局性慢波灶或发作性痫样放电等。

  6.智商测定 评价智力和社会适应状况,明确患儿是否合并智力低下。


  7.诱发电位 怀疑有视、听功能异常的患儿可做视觉及听觉诱发电位,以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脑瘫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主要采用药物、康复、手术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


  1、康复理疗

  (1)康复治疗按摩:婴儿抚触、全身及局部按摩;

  (2)针灸治疗。

  (3)功能和智力训练: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4)心理治疗:与患儿交谈,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进行诱导和启发,调整病态心理,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

  (5)运动疗法: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 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6)高压氧治疗。

  (7)物理疗法:兴奋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数码导平治疗仪、近红外线、复合式多功能熏蒸等。

  (8)水浴疗法:涡流、气泡浴疗、水中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西药:脑活素、胞二磷胆碱,A型肉毒毒素,脑苷肌肽,巴氯酚、安定。

  (2)中药:六味地黄丸等。

  3、手术:腱膜松解术,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后跟腱腱滑动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如何预防脑瘫?

  1、特别是婴儿出生前,从母亲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优于其他系统发展的,而胎儿依赖母体生存,故孕妇的健康及营养状况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这就需要积极开展早期产前检查、胎儿预测,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2、孕妇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要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避免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及接触猫、狗;避免辐射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最好少看电视及操作计算机,如因为工作需要,可以穿着防辐射的衣服,减少辐射。


  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

  (1)高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

  (2)近亲结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史;

  (4)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脑瘫及其他遗传病史。若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就尽早终止妊娠。


  3、在出生时,分娩过程中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预防早产、难产,提高医护人员的医技、医德,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各项处理,这是预防小儿脑瘫发生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4、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高热惊厥、脑外伤等疾病,若出现应尽早去医院诊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