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结肠溃疡鉴别诊断之结肠淀粉样变性
2020年11月30日 【健康号】 刘继喜     阅读 8949

结肠淀粉样变性;结肠溃疡

      结肠淀粉样变性作为一种少见疾病,其内镜表现不一,与炎性肠病、恶性病变、缺血性肠病或胶原性肠病相似。可表现为息肉样病变、溃疡、结节样隆起或者弥散的黏膜淤血样表现。现将以前诊断的3例典型病例分享如下:第一位是77岁男性,活动后胸闷6个月,间断便血4个月就诊。第二位是61岁男性,间断便血3月就诊。第三位是50岁女性,便血1年余,曾在外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这3例患者均有散在出血点、黏膜下血肿及渗血表现,而病例1则同时存在溃疡形成及息肉样改变。分析原因,结肠淀粉样变性的内镜及临床表现决定于淀粉样物质沉积的部位和沉积物的量。按照血管是否受累分为两型。I型为血管未受累,该型最常见,当少量淀粉样物质沉积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时,黏膜层保持完整,内镜观察无异常表现,但活检组织刚果红染色可以出现阳性;当淀粉样物质沉积到一定程度,造成组织延伸性下降或部分胶原纤维被淀粉样物质替代后,组织弹性下降,可以表现为黏膜红斑、糜烂、淤斑;当大量淀粉样物质沉积时,则会出现黏膜下血肿样表现,而血肿吸收后常常表现浅溃疡;病变进展,反复发作,则会表现为增生息肉样改变;当肠壁全层受累时,纤维组织增生,可以出现肠腔狭窄。II型为血管受累,淀粉样物质可以沉积于肠内膜或外膜的血管壁上,黏膜下血管受累最为常见。受累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直至闭塞,引起相应区域的缺血或梗死。该型表现酷似缺血性肠病表现。

       国外文献报道的结肠淀粉样变性的表现大多为个案报道。临床表现取决于淀粉样物质累及的部位。Maza等报道了1例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结肠变性,内镜表现为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出现黏膜下淤血、渗血、不规则溃疡及息肉样增生。Yoshii等报道了2例结肠淀粉样变性伴出血的肠镜表现,其中1例第一次肠镜表现为乙状结肠和横结肠散在黏膜下血肿,呈环状,复查肠镜后出现血肿吸收,浅溃疡形成,与我们发现的第1例十分相似。另1例黏膜下血肿位于升结肠,与本文例3的结肠镜表现很相似。Yoshii建议对于便血、结肠镜发现有不明原因的黏膜下血肿表现的应考虑到结肠淀粉样变的可能,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

       结合国内外资料,我们将结肠淀粉样变性分为3期:I期为黏膜下出血:淤斑、血泡、血肿,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II期为出血吸收及溃疡形成,临床表现为便血停止和贫血;III期为溃疡修复性改变:增生、息肉、瘢痕形成后引起狭窄,少数由于溃疡严重,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没有及时治疗,可以引起结肠穿孔。III期临床表现不一,可以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腹部包块等,类似不全肠梗阻。对于合并血管受累或者单纯血管受累为主的II型则类似缺血性肠病表现。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刘继喜
主任医师
北京和睦家医院
消化内科,消化中心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幽门螺杆菌规范治疗,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