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怎样养孩子不生病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
2018年08月18日 【健康号】 宋利攀     阅读 8805

有些家长遇到孩子发热,就非常着急, 担心发热会把孩子烧坏了,所以一见发热就带孩子上医院,发热一两天体温不退,要么责怪医生治疗没效果,连个发热都治不好,要么带着孩子一天去好几家医院。

  发热是一种孩子生病后的一种常见症状,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发热像各种急性传染病像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水痘风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菌痢、伤寒均可伴有发热。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败血症、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也会引起发热。非感染性发热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均可有发热;此外,小儿脱水热、药物热、暑热症、肿瘤、白血病以及颅脑外伤后的中枢性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有些家长遇到孩子发热,就非常着急, 担心发热会把孩子烧坏了,所以一见发热就带孩子上医院,发热一两天体温不退,要么责怪医生治疗没效果,连个发热都治不好,要么带着孩子一天去好几家医院。

  其实正常人体有一整套调节体温的自动控制系统,使人体的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由于各种原因,当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本身功能紊乱时,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就超出了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一般根据发热的程度分低热(体温低于38℃)、中等度发热(38至39℃之间)、高热(39至41℃之间)和超高热(体温高于41℃)。

  宝宝出生后,正常的体温要比成年人稍高,而且容易波动。这是因为小儿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一般小儿的正常体温(腋下)在37~37.2℃左右,个别宝宝一天中最高体温可达37.4℃。除此之外,宝宝体温在一日之间可有较大波动,年幼儿一日之间体温可相差0.5~1℃,稍大点的宝宝则在1℃以上。通常情况下进食饮水后、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热、午后体温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时体温较低。

  由于每个人的正常体温有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体温均能达到37.2摄氏度,或每日上下午体温均有0.5~1摄氏度的波动。那么家长如何观察宝宝的体温情况呢?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测量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开进食、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及大量出汗的状况。因为这时的测量不能够反映宝宝体温的真实情况,测量体温一定要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一般情况下,遇到宝宝发热,如果病情诊断明确,家长就不要惊慌失措,按照医生的方法坚持治疗即可,现在有些家长一见发热就心急如焚,要求医生三管齐下:退热、输液、抗生素,甚至有的家长不论病情如何,擅自作主给孩子服用抗生素,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知道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表现,从中医的角度讲是人体的正气(自身免疫力)与外来的邪气(各种疾病)抗争的表现。

  发热的孩子抵抗力下降,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过长或体温过高,可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大量消耗和机体代谢紊乱,各器官功能受损,高热还可引起高热惊厥。所以对发热的孩子必须进行良好的护理,使孩子安全度过发热期,以促使其早日康复。家长在家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发热的孩子最好卧床休息,这样可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肌肉活动和热量的产生。有助于孩子正气的恢复。热退时常伴有大量出汗,要及时用干毛巾擦拭或换下汗湿的衣服,防止受凉。

  2、多饮水: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也可选用盐开水。不要用饮料代替饮水。有些宝宝得病后就变得不爱喝水,这时家长可以采取少量多次频服方法。特别是服用了退热药后,只有饮水才能帮助发汗起到退热的作用。

  3、饮食喂养:发热的孩子一方面消耗大,另一方面因为生病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减弱,因此要注意给他们提供的食物要既有营养又易于消化。要清淡可口,不要进食肥甘厚味的食品,如果孩子没有食欲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

  4、环境通风:居室空气要流通,在夏天最好使室温降低一些,这样有助于身体热经传导辐射散热,有利于降温。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更应该重视居室通风,可以将孩子先抱到其他房间后,再给居室通风。

  5、物理降温:可以做额头部冷毛巾冷敷;或用30%-40%的酒精擦浴,紧急情况下可以用家中的白酒代替;也可洗温水澡,洗澡的水温最好比体温低1-2℃。如果孩子有怕冷畏寒、寒战时就不宜采用这些物理降温的方法。

  6、口服退热药:高热时可口服退热药,但要注意,体温超过38.5℃才能口服退热药,每次只服用一种退热药,不要同时或在短时间内服用几种退热药,以免药物过量,出汗太多,导致小儿虚脱。一般两次服药间隔最好不要少于4~6小时。也不要长时间服用同一种退热药,一种退热药使用了三天,就要更换其他退热药了。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口服退热药同时不能再同时用物理降温方法,因为口服退热药是通过发汗起到退热的作用,而物理降温时由于孩子身体受到冷刺激会导致汗毛孔紧闭,不能发汗而失去退热的作用。

  7、仔细观察病情:如果孩子虽然高热,但面色红润精神好,家长就不用着急,也不必一天往医院跑几次,只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坚持服药就可以。但是如果孩子变得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出现频繁呕吐、腹泻或头痛,或者孩子眼神发直,身体打激灵,则要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