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家孩子不吃糖怎么还蛀牙呢?
2021年11月21日 【健康号】 张雨菡     阅读 8390


糖和蛀牙  

最近又遇到家长问我“为什么我家小朋友很少吃糖的,还会蛀牙这么厉害呀?”,小张医生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我小时候家里是开小卖部的,爷爷奶奶宠着,每天睁眼就是要饼饼吃,晚上睡前都要看一眼挂在床头的小酥饼才能安心睡觉。而且那个时候,长辈也不懂怎么教小朋友保持口腔卫生,怎么正确刷牙。小张医生童年吃的令人羡慕,但是也因此长了一口小黑牙,被同学们嘲笑取外号“黑牙妹”,事实证明,小盆友时期被嘲笑是会记很久的。话说回来,我小时候吃糖不多,只是吃饼多,还是一口小黑牙,这是为啥呢?这里头的学问就需要细细来讲了,学习这些知识不仅是对小朋友有帮助,对成人也同样适用。(省流助手:总结在文章末尾)


01蛀牙是什么?


                                          图1
  蛀牙,医学上叫龋齿。
  龋病是以细菌为病原体,多种因素参与,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患有龋病的牙称为龋齿。临床特征包括牙齿表面的完整性被破坏并形成龋洞,继而可有遇冷热刺激时的敏感症状,病变继续发展可波及牙髓,引起更为严重的牙髓和根尖周的病变。

  通俗来说,蛀牙的形成是有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形成过程一般是缓慢的,从牙齿最外层开始渐渐破坏从一开始的色泽改变到最后形成牙洞,也开始伴随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包括遇到冷热的温度刺激时有酸痛敏感的症状,再严重的就会导致“牙神经”发炎和牙根部有炎症,牙齿出现自发性的疼痛或者咀嚼的时候疼痛,时间长了,牙龈上可能会开始“张包”。



02  蛀牙的形成原因?
                                         图2
  

   蛀牙的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是四联因素论。
  
  基本理论是:龋病是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的作用,发酵产酸,这些酸(主要是乳酸)从牙面结构薄弱的地方侵入,溶解、破坏牙的无机物而产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重要条件:❶致龋菌;❷细菌进行代谢活动和形成牙菌斑的物质基础——糖类;❸细菌在牙面代谢和致病的生态环境——牙菌斑,牙菌斑使细菌发酵糖产生的酸能在牙面达到一定的浓度(在临界PH以下)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❹易感的牙。



1.致龋菌
    
  目前倾向认为致龋菌是人体内的共生菌,在正常条件下不会致病,只在牙菌斑生态系统失衡,细菌代谢产酸过于旺盛,才会导致患龋的危险性增高。(牙菌斑是附着在牙表面的致密的薄膜状物,由细菌、细菌产生的细胞外多糖和唾液糖蛋白等基质构成,可以被刷牙去除。)  口腔内摄入可酵解的碳水化合物后,菌斑内的产酸菌异常活跃,可在1-3分钟内使PH值降到5以下,以后随着代谢底物的消失及唾液的缓冲作用PH值又缓慢回升。因为口腔内间断性摄入食物,所以菌斑PH值不断波动,菌斑下方的釉质表面不断交替进行着脱矿和再矿化的过程,保持平衡时,不会发生龋。


                                             图3
  通俗来说:没有细菌的参与就不会发生龋,所以,没有长出来的牙齿是不会蛀牙的。人的口腔内本身就是有很多细菌的,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进食后,膜里的细菌的代谢活动开始增强,细菌以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为底物,代谢产生了酸,使得牙面的PH值降低,牙面的矿物质开始被溶解,但是因为进食过程是阶段性的,底物慢慢被消耗完而且口内又有唾液也就是口水的存在,又能够使得PH恢复正常,唾液中的氟也使得牙面也有再矿化的过程。这个溶解脱矿和再矿化的过程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能够保持平衡,就不会发生蛀牙。但是如果口腔卫生差,细菌量多,食物摄入很频繁,牙面粘附的食物不被清除,导致细菌代谢产酸过多,就可能导致脱矿和再矿化平衡被打破,发生蛀牙。


2.食物
  食物,尤其是糖,与蛀牙密切相关。
  其中,蔗糖的致龋性最强。
  蔗糖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特别是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极高。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糖根据纯度的由高到低又分为:冰糖、白砂糖、绵白糖和赤砂糖(也称红糖或黑糖)。

另外,高频率的蔗糖摄入是造成致龋性菌斑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反复摄入少量蔗糖比一次性摄入等量的蔗糖更易导致龋的发生。食物的物理性状也影响致龋性,相对来说,黏性食物易黏附于牙表面,长期停留并缓慢溶解,致龋性更强。


                                         图4
                   图5(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
                 图6(各种含糖或者酸性饮料)

  通俗来说:食物在口内的存在是蛀牙发生的基础,不仅是蔗糖,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米、面、饼、馒头、面包、饼干、蛋糕、水果、饮料等等)在口内也能够被细菌利用代谢产酸,只是,这其中,蔗糖的作用最为突出,所以少吃糖来预防蛀牙也是有道理的。相当于细菌缺乏了可以分解的底物就不会产过多的酸来腐蚀牙齿。但是,不直接吃糖却频繁摄入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者长期吃完饭后不刷牙的情况下,仍然还是会蛀牙的!这就是小朋友不吃糖却还是蛀牙的原因了。

3.宿主
  
  
  龋的敏感性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宿主的抗龋力主要表现在口腔局部的牙和唾液。牙的抗酸性和抗细菌黏附的能力体现在:牙的排列、解剖形态和牙的结构和组成。唾液的缓冲能力可以限制菌斑PH的降低,唾液还是氟的载体,可以促进牙齿表面的再矿化预防龋病。


      图7(牙齿排列不齐,容易塞牙和清洁不干净)  通俗来说:每个人对于得蛀牙的可能性都不同,这个主要是和每个人的牙齿及唾液的情况有关。如果牙齿排列的比较整齐,牙齿表面形态比较光滑,没有很深的窝沟点隙,那么就容易清洁干净,也就相对不容易得蛀牙,有些牙齿发育矿化比较完善也相对不容易得蛀牙。另外,如果唾液的量比较大,缓冲作用比较强,也会有助于牙齿表面PH恢复和再矿化的过程,相对也不容易得蛀牙。                                           图8



                     图9(窝沟深的后牙牙面)

4.时间


    龋病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细菌代谢产酸,牙齿表面脱矿和再矿化同步发生,从平衡到平衡被打破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用因为今天吃了糖或者其他黏性较大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感到惶惶不安,吃完之后及时漱口,用牙线辅助清洁牙缝,进食后半小时刷牙,做好口腔卫生的护理,同样可以放心的享受美食。当然,为了全身健康,任何食物都不能过量哦。
  每一颗蛀牙的形成,可能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到而已。所以,定期检查牙齿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发现牙上已经有洞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蛀牙发展时间比较长,也比较严重的时候了。

                                        图10


总结一下:

❶蛀牙是因为细菌在牙面分解代谢碳水化合物类底物产生过量的酸,并且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导致牙齿硬组织被溶解而形成的。


❷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可以被细菌利用代谢,所以不仅是糖,还有很多食物比如:米、面、饼、馒头、面包、饼干、蛋糕、水果等等,都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只是,其中蔗糖的致龋性最强。所以,不吃糖仍然可能会蛀牙。


❸每个人得蛀牙的可能性都不同,一般来说,在同样的口腔清洁维护条件下,牙齿排列越不齐、牙面窝沟点隙越深、牙齿矿化越差、唾液量越少,更容易得蛀牙。

❹蛀牙的发展一般是缓慢的,不用因此而“谈糖色变”,及时有效的做到口腔的清洁维护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定期检查口腔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哦。




本文部分图(文中图2、3)文来源及参考:
[1]高学军.临床龋病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部分图(封面图片及文中图1、4、5、6、7、8、9、10)文来源网络,侵删。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雨菡
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口腔科,口腔全科(万...
修复相关烤瓷、全瓷冠桥及活动义齿修复,前牙美学修复;龋病及前后牙根管治疗;牙周序列治疗;阻...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