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软骨性鼻锥的手术应用解剖
2020年10月23日 【健康号】 卢丙仑     阅读 8406

拱顶区结构是固定且独一无二的,这使得上外侧软骨的头侧可获得最大限度地稳定,以确保软骨穹隆支撑的牢固性。可以将软骨性鼻锥主体视为骨-软骨连接处的扩展,而其尾侧的移动部分(上外侧软骨尾侧的游离缘和鼻中隔软骨尾侧缘)与鼻尖连接则具有一定的弹性、活动性和柔韧性,允许鼻孔扩张和收缩,并可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外力。

拱顶区结构是固定且独一无二的,这使得上外侧软骨的头侧可获得最大限度地稳定,以确保软骨穹隆支撑的牢固性。可以将软骨性鼻锥主体视为骨-软骨连接处的扩展,而其尾侧的移动部分(上外侧软骨尾侧的游离缘和鼻中隔软骨尾侧缘)与鼻尖连接则具有一定的弹性、活动性和柔韧性,允许鼻孔扩张和收缩,并可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外力。外部创伤和手术操作时,该关键性解剖连接结构一旦损伤,则可能导致鼻中段1/3的塌陷畸形,及伴随的气道阻塞。尤其在进行抬高鼻骨骨膜和骨锉锉磨驼峰时存在较高风险,最好的保护策略是在鼻骨尾端稍上方(3mm处)进行分离,倾斜状使用骨锉,以避免上外侧软骨与鼻骨的撕裂分离。此外,拱顶区是鼻背最宽处,约8~10mm,与两侧人中嵴之间宽度、穹隆间宽相近,术中鼻背移植物基底宽度要接近此区宽度才能获得自然的效果。

多数情况下,鼻部驼峰的软骨性成分多于骨性成分。因此,鼻背轮廓调整需要消减大量的软骨性鼻锥,而相应的减少骨性鼻锥的去除,从而得到既保有强力支撑,又具有美学效果的鼻背。但如果过度削低软骨性鼻背则可能会永久破坏两部分软骨的完整性,形成倒“V”畸形,造成鼻部通气功能异常。因此,术中鼻背支架削减后,中隔软骨应与新建立的上外侧软骨轮廓平齐或者稍低,以利于预防出现倒“V”畸形,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

骨性创伤(外伤性或医源性)可造成潜在的软骨拱顶破坏或扭曲。因此,歪鼻的矫正,需将鼻中隔软骨与上外侧软骨分离,重新排列鼻部支架。对于多数美容鼻整形病人,应避免从鼻中隔软骨上过多的分离上外侧软骨。否则,可能造成软骨支架支撑力的下降及内鼻阀的医源性损伤。

侧面观,上外侧软骨与梨状孔边缘通过致密的纤维组织相连。籽软骨也位于该区域并接近下外侧软骨外侧延伸的位置。在年轻病人中,下外侧软骨覆盖于上外侧软骨的尾侧方向,并通过纤维组织紧密相连。随着组织老化,这种连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向尾端延伸,最终导致鼻尖下垂和鼻部变长。手术学上,该结构是内鼻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维护通气功能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出现损伤,愈合后可能出现瘢痕挛缩,造成病理性阻塞,从而影响鼻腔通气,是鼻功能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卷轴区”,上外侧软骨尾侧缘不同程度的翻折,与下外侧软骨头侧缘相应的内曲,是导致鼻中1/3或鼻尖上区宽大的解剖学基础。在该区设计并去除多余的软骨,可获得令人满意的鼻中1/3和鼻尖上区缩窄,达到鼻尖细化的目的。所以,该区域在鼻整形手术中应格外重视,熟知两者间的解剖学关系及分型,避免术中损伤软骨或贯穿入鼻腔。

上外侧软骨尾缘与中隔软骨分离,通常在鼻中隔前角的两侧呈10°~15°角,该区域的连接由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呼吸时,鼻部肌肉系统的运动影响它增宽或缩窄。鼻中隔软骨和上外侧软骨尾侧缘形成内鼻阀,分离、切开时需谨慎小心,且需进行精准的重建。鼻中隔软骨至上外侧软骨下方的黏软骨膜在手术时应先予以充分保护,根据情况进行修剪,维持气道通畅。内鼻阀在不同种族、不同病人间存在显著差异,高加索人种相对较窄,而黑种人、黄种人,以及西班牙人则较圆钝。

鼻中隔由一块软骨和五块骨(上颌骨前嵴、上颌骨鼻嵴、腭骨鼻嵴、犁骨和筛骨垂直板)组成,不仅是骨性穹隆和软骨性穹隆重要的支撑结构,也是鼻尖的重要支撑结构。从解剖学和手术学上来讲,该结构的变异或损伤与鼻通气功能密切相关,在鼻中隔手术中(包括尾侧端及头侧端偏斜重建,以及全鼻中隔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应尽可能保留其完整性。鼻中隔软骨偏曲矫正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气道通畅,术中中隔软骨重新定位比单纯的软骨大范围切除更为可取,因其可为后期进一步的鼻部重建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临床上所见到的国人鼻中隔整形术后鞍鼻畸形,绝大多数是对原本羸弱的中隔软骨实施了范围过大的手术切除所致。

鼻中隔各组分的胚胎发育不尽相同。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是原始鼻中隔软骨骨化形成,而上颌骨前嵴则是一块独立的骨,随生长发育和牙齿萌出发生变化:在前鼻棘、上颌骨前嵴与中隔软骨连接处,软骨膜和骨膜纤维有互相交叉,及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因此,鼻中隔软骨的黏软骨膜分离通常应起始于鼻中隔后角的前上方,继而转向后下方,以避免黏软骨膜的撕裂。由于中隔软骨软骨膜由若干层压缩而成,而非单一层次,术中分离时应仔细辨认,确保是在软骨膜下分离,而非软骨膜内或软骨内分离,后者是多数软骨膜撕裂、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另外,分离中隔软骨与上颌骨鼻嵴、犁骨相接部位的黏软骨膜时,需警惕走行在黏软骨膜下方的鼻腭神经,损伤该神经,可能出现切牙后方的上腭感觉迟钝,甚至出现黑牙。

鼻中隔软骨与上颌骨嵴、部分犁骨之间为疏松结缔组织连接,中隔软骨在此处存在一定的活动度。当鼻中隔受压或外力作用时,允许软骨有较大范围的活动和移位,减少骨折或脱位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构成该连接方式的骨槽有一侧边缘发育不良或者发生骨折,则容易发生中隔软骨脱位,在一侧形成中隔偏曲畸形。

鼻骨-中隔软骨鼻背连接点与前鼻棘点的连接线,将鼻中隔软骨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基本相当于梨状孔边缘之前的部分,与上外侧软骨的上4/5紧密连接,尾侧分离,是鼻中部1/3的基本支撑结构,在鼻背手术解剖分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后部则无支撑功能,是中隔软骨可切取的范围。行中隔软骨切取手术时,应尽可能减少分离范围。通常仅需单侧完全分离,通过剥离子钝性压断软骨和骨性中隔之间连接,保留中隔软骨前、下方1.5cm宽度的软骨后,沿设计线切开,然后在拟切取范围的软骨对侧黏膜下剥离,并离断与犁骨相接处后取出软骨,以期避免嗅觉损伤和中隔支撑力的减弱。

鼻中隔软骨的尾侧端存在轻微弯曲的三个角。鼻中隔前角最为重要,术前可通过在鼻背侧下压鼻尖上区,感知鼻中隔前角的位置、硬度和弹性。中角与后角相延续,在邻近鼻小柱-上唇连接处,后角止于前鼻棘之上。中隔软骨这些角的不同形态、前鼻棘的大小,形成不同的鼻尖上区、鼻小柱、上唇外观,在鼻整形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膜性鼻中隔位于中隔软骨尾端和鼻小柱之间,由双侧的鼻前庭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组成,具有高度的活动性。中隔偏曲、内侧脚移位或变形时,膜性鼻中隔可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纠正软骨发育畸形时,直接切除中隔尾侧端和过度发育的内侧脚更直接有效,而非切除膜性鼻中隔。面部和鼻部的肌肉活动对膜性鼻中隔影响较大,如:在做笑的表情时,降鼻中隔肌、上唇方肌、颧肌与口轮匝肌相协调,向下拉紧膜性鼻中隔,降低鼻尖,在鼻尖上区出现“圆形凸起”外观,并出现鼻尖下垂。

鼻中隔居中线者较少,往往偏向一侧,尤以偏向右侧者为多。鼻中隔偏斜常累及中隔软骨及筛骨垂直板,有时亦可累及上颌骨及腭骨鼻嵴,但累及犁骨者较少。偏斜最显著的部位常在筛骨垂直板与犁骨连接处。导致偏斜的原因多为发育畸形或损伤。鼻中隔偏曲与面部发育不对称有关,鼻中隔轻度偏曲属正常状态,显著偏曲者属病理情况,可能致凹陷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出现鼻窦炎、鼻出血、鼻塞及头痛等症状。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