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危肺栓塞导管介入治疗期间使用丙泊酚与主要不良事件相关
2021年06月05日 【健康号】 吕平     阅读 8113

...

中危肺栓塞导管介入治疗期间使用丙泊酚与主要不良事件相关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对中危肺栓塞 (PE) 进行导管介入治疗 (CDI) 期间,应避免使用丙泊酚或术中镇静,因为它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丙泊酚是米国最常用的注射用麻醉剂,因其起效和逆转其作用迅速而广泛用于小手术和门诊手术,以及在重症监护病房用于维持昏迷状态。


该研究发表在 2021 年 5 月的《血管外科杂志:静脉和淋巴疾病》(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Venous and Lymphatic Disorders)上。


在过去的十年中,除了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外,使用 CDI 治疗中危肺栓塞的人数有所增加,因为与全身溶栓治疗相比,它们具有相似的治疗益处。这些手术使用具有镇静和催眠特性的静脉麻醉剂进行,通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充分控制疼痛。


根据米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通讯作者 Efthymios Avgerinos 医学博士的说法,研究人员试图评估“在 CDI 期间使用丙泊酚治疗次大面积 PE 是否与院内或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有关。”


研究小组研究了 2009 年至 2019 年因急性中危次大面积 PE 接受 CDI 的连续患者。次大面积 PE 被定义为无全身性低血压的右心室劳损。主要终点为任何主要的不良事件,如术后插管、进展为大量PE、需要手术转换或住院死亡。


研究的 340 名患者的患者特征包括年龄 59 +/- 15 岁和 174 名男性 (51%)。


涉及的手术:


标准溶栓 (85),

超声辅助溶栓 (229) 和

抽吸导管血栓清除术 (26)。


36 名患者 (11%) 在手术过程中接受了丙泊酚;其余接受咪达唑仑和麻醉剂。


总体而言,340 名患者中有 18 名经历了至少一种主要不良事件,包括:


10次插管,

11次失代偿,

2 次手术转换,以及

3人死亡。


与非丙泊酚组(4%,P=0.015)相比,接受丙泊酚的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14%)。丙泊酚是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优势比为 3.8(P=0.03)。



作者指出:除了快速恢复特征外,丙泊酚还表现出令人满意的遗忘效果,因此越来越受欢迎。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CDI 对急性次大面积 PE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使用这种药物会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我们假设这种不良反应的机制是血压波动(主要是低血压)与右心室衰竭相结合,但确切的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


这项研究的一个局限是麻醉护理缺乏标准化,因为麻醉团队在手术室提供镇静,而手术医生在介入室完成手术时提供护理。尽管如此,研究得出结论,丙泊酚在护理危重患者时应谨慎使用,尤其是 PE。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吕平
主任医师/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血管外科专家,血管外...
擅长血管外科各种常规与复杂动脉、静脉疾病的手术,包括腹主动脉瘤、夹层、腔静脉肿瘤和颈动脉体...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