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2020年04月03日 【健康号】 凌芝     阅读 9718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前两者在小儿多见。本病若治疗得当,炎症可以逐渐吸收,黏膜恢复正常,若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病变可深达骨质,迁延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合并急性乳突炎。
分割线
病理过程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全身慢性疾病以及邻近部位的病灶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病原体侵入中耳黏膜诱发本病,主要感染途径包括:①咽鼓管途径:此种途径最为常见,常见诱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期间、不洁水中游泳、婴儿哺乳位置不当等;②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不正规的鼓膜穿刺、置管导致污染;③血行感染:病变主要累及包括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的整个中耳黏膜及骨膜,以鼓室为主,早期病理变化为黏膜充血,由于毛细血管扩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出现黏膜及黏膜下水肿,黏液腺分泌增加,出现浆液性渗出,随后转变为脓性或黏液脓性,部分由于血管受损,可呈血性。鼓膜早期表现为充血,随后鳞状上皮增生、脱屑,纤维层发生坏死,加上鼓室内积脓,压力增高,鼓膜出现穿孔,脓液外泄(图1)。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较明显,包括畏寒、发热、胃肠道症状等,小儿全身症状通常较成人严重,鼓膜穿孔后全身症状减轻。
2、耳痛:为本病早期症状,为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婴幼儿常表现为哭闹不休。
3、耳鸣及听力下降:患耳可出现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如病变累及内耳,可出现感音神经性聋及眩晕。
4、耳漏:鼓膜穿孔后可有液体由外耳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后黏液脓性甚至为脓性。
辅助检查
1.耳镜检查
(1)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
(2)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
(3)鼓膜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宜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之鼓膜有闪烁搏动之亮点(灯塔征), 或见脓液从该处涌出。
2.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3.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4.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5.X线检查:表现为乳突气房模糊。
鉴别诊断
1.外耳道炎、疖肿
主要表现为耳内疼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口及耳道内肿胀,晚期局限成疖肿。
2.急性鼓膜炎
大多并发于流感及耳带状疮疹,耳痛剧烈,听力下降不明显。检查见鼓膜充血形成大疱。

治疗
治疗原则: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及病因治疗。
1、全身治疗
(1)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务求彻底治愈
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参照其结果改用适宜的抗生素。
(2)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雾鼻咽部,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
(3)注意休息 ,调节饮食,疏通大便。全身症状重者注意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
①2%苯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注意:鼓膜穿孔后立即停止使用
②鼓膜切开术: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上述治疗效果差;穿孔小,分泌物引流不畅;疑有并发症。
(2)鼓膜穿孔后
①3%双氧水或硼酸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
②滴耳剂:无耳毒性的抗生素溶液:0.3%氧氟沙星滴耳剂
③脓液减少:甘油或酒精滴耳:3%硼酸甘油,3%硼酸乙醇
④炎症完全消退,穿孔可自行愈合。长期不愈合可行鼓室成形术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凌芝
主治医师
麻城市红十字会医院
五官科,耳鼻咽喉科
本人在住院部综合科工作,能独立完成眼、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诊治,如(干眼症、麦粒肿、霰粒肿、...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