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子》与《黄帝内经》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4)
2017年11月14日 【健康号】 潘卫利     阅读 10100

老子的“道法自然”与《黄帝内经》“得顺者生,得逆者败”《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道法自然”与《黄帝内经》“得顺者生,得逆者败”《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句“道法自然”将关于“道”的深刻含义,全都包含在内。人作为“道”之所生、“道”之所化的存在物,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养生都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若违背了这个自然规律,则“莫能终其天年”。所以,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顺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其自然,顺应自然,方能“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人才能健康长寿。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医学防病养生理论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在《灵枢·海论》云:“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意思是说若能顺应人体的内在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便可以通过运动、导引等方法获得健康长寿;反之,若不知道身体内的这些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违背这些规律,则会损害自身的健康。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灵枢·本神》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些都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以养生长寿的具体内容。此外,《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保健,还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通过锻炼身体和“治未病”等手段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样才能使五脏功能协调,正气充盛,既要创造条件,以避开四时不正常的气候,还要适当地运用导引、按摩、吐纳等强健身体、调摄精神的方法,保全并延长生命,预防疾病的发生。综上所述,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恬淡虚无”、“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等养生防病思想与《老子》中的“治未乱”、“少私寡欲”、“道法自然”等哲学论述有诸多相通之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医养生防病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中医养生防病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文化根基。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