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顶过了!
胆囊癌指发生于胆囊位置的肿瘤,多为恶性,胆囊腺肌症则是发生于胆囊位置的增生性疾病,多为良性。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在影像资料上带有相似性,尤其是早期患者,鉴别上存在难度,误诊率较高,对于疾病的治疗存在不利影响。研究指出 MRI 结合 MRCP 可较为有效的进行疾病鉴别。观察组 MRI 扫描过程与对照组相同,额外应用 MRCP 诊断,采用加强序列法,通过静脉通道给予 Gd滴注,行横断扫描、矢状面扫描,以冠位成像。
对胆囊癌和胆囊腺肌症的临床表现、疾病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类疾病均存会导致胆囊位置出现病理性改变,这是导致二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混淆的主要原因。 如单发的局限型胆囊腺肌症,患者胆囊壁增生情况突出,与周围组织出现了明显不同,进行影像诊断时,由于增生与肿瘤外观特异性缺乏差异(尤其是早期发病患者),误诊率较高。 胆囊癌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无明显疼痛感,也有部分患者本身对胆囊癌缺乏清醒认识,重视程度不高,这也导致疾病 无法得到早期诊断。 少数患者合并有胃溃疡或者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对胆囊腺肌症、胆囊癌认识不清,也会增加疾病混淆、不能鉴别的可能。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组织的情况是接近、类似的,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的出现,会导致磁共振所成图像带有特异性,且不同疾病影像信息也存在差异,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然而由于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尤其是单发的局限型胆囊腺肌症)十分相似,且两类疾病的早期影像资料表现十分接近,MRI鉴别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准确率往往在 70%~80%之间。
在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的鉴别中,胆囊腺肌症患者的假性憩室病变信息,可作为辨别两类疾病的关键性特点,常规磁共振成像也能获取对应信号,但对比并不鲜明,无法完全有效进行病情判断。 在MRCP的支持下,即便患者存在单发的局限型胆囊腺肌症,也可以有效提升该疾病与胆囊癌的鉴别准确性,实现特异性、敏感性提升。
患者邱某,男,34 岁。以上腹部疼痛、 肿块为主诉疾病入院, 经 MRI 造影发现病灶区域呈现团状阴影,可捕捉病灶图像,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胆囊癌。因患者体内无其他肿瘤原发灶、继发灶信息,而胆囊癌原发率仅为 1%,因此改行 MRCP 进行二次扫描,敏锐捕捉患者胆囊形态出现不规则变化,且伴有上胆管扩张情况,不符合肿瘤病变特点,与胆囊腺肌症更为接近,加权成像后发现患者胆囊部位存在假性憩室病变信息,应属胆囊腺肌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胆囊腺肌症。
综上所述,在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鉴别诊断中。应用 MRI 结合 MRCP 法可提升鉴别准确性,可作为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鉴别诊断的首选方式。
本文选自:付泉水等,MRCP与CT检查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原文链接地址:MRCP与CT检查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 中国知网 (cnki.net)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版权所有:杭州微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200356 浙卫(03)网审[2014]015号 (浙)-经营性-20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