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胃管、尿管的处理常规
2018年02月18日 【健康号】 胡丹     阅读 9030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腹腔引流管、胃管、尿管(「三管」)的一种或几种,适当运用和合理护理很关键,其中有什么原则、注意要点及技巧呢?本文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实际上,目前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概念的提出,胃肠外科「三管」问题的决策产生了很大争议。

ERAS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具有减少并发症、保护器官及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日、减少治疗费用的优点。

ERAS为了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创伤应激,主张尽早拔除「三管」以利于早期恢复饮食和早期活动等。

努力做到尽早拔除,同时又能保障患者安全一直是胃肠外科医生的追求。

下面逐一对胃肠外科「三管」进行介绍。

胃管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还可减轻腹内压,改善因膈肌抬高而导致的呼吸和循环障碍等。

但在ERAS理念的影响下,胃管已经不常规放置了。胃管的拔除不仅减少了患者咽部不适感和咽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强了患者的舒适度,且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1.以行胃切除术的患者为例,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需要放置胃管:

(1)患者存在胃肠道梗阻;

(2)术者感觉胃肠吻合口不够可靠,术后产生肠瘘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

2.还是讲行胃切除术的患者,其拔除胃管时机如下:

传统观点认为肠道手术患者术后48~72h经肛门排气,若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即可拔除胃管。

现在多主张弱化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指标,对于吻合口瘘风险不是很高的患者在术后1天内拔出胃管。

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依其目的可分为治疗性和预防性。

治疗性引流主要是对胃切除术患者的腹腔渗血引流。

预防性引流主要是出于监测的目的,可以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如活动性出血、肠漏、腹腔感染等),以利于早期采取措施。

当然,为了让引流管起到应有的作用,不管是出于治疗性目的还是预防性目的,临床医务人员对引流管的护理都要求注意:

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注意引流液的逐日变化趋势。

1.对应腹腔引流管的治疗性和预防性目的,胃切除术患者在以下情况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

(1)治疗性:手术创面大、渗血多;

(2)预防性:术者认为胃肠吻合口不可靠,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风险稍高。

2.胃切除术患者拔除腹腔引流管指征:

(1)由于手术创面大、渗血多而放置的腹腔引流管:

如若术后无腹腔出血、感染征象,多在3天内拔管;

如若发生腹腔内出血或腹腔感染,则根据引流量、引流液性质的变化,以及腹部B超感染指标等因素而决策。

(2)为预防吻合口瘘而放置的腹腔引流管:

如术后患者无腹腔出血、感染征象,一般术后5~7天即可拔除腹腔引流管;

如已确诊吻合口瘘,需手术探查及进行相应处理。

导尿管

行盆腔手术、手术时间长、全麻的手术病人有放置导尿管的指征,所以,拟行胃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常规给予留置尿管。

但需要尽快拔除,留置导尿管会加重患者的不舒适感,影响其术后的早期活动,不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而且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  

胃切除术患者拔除导尿管时机为:

1.无泌尿系统相关病变的胃切除术患者:

术后24h内,膀胱充盈状态下即给予拔除尿管。

2.合并泌尿系统相关病变的胃切除术患者:

合并骶神经损伤或前列腺肥大者,术后3~5天才予拔除导尿管。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胡丹
副主任医师
溧阳市妇幼保健院
外科,普外科
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甲乳疾病的诊治,微创胆道疾病的手术治疗,擅长对肛肠疾病,肛周脓肿,复...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