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梗塞,重在控制危险因素
2018年09月10日 【健康号】 刘锦峰     阅读 8379

缺血性脑卒中(又叫脑梗塞)的低生活质量多是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害、神经功能损伤引起的情感社会后果、脑卒中的高复发率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后不会立即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但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却是将来缺血性事件的高危因素,尤其是TIA症状缓解后的数天或数周内。

  缺血性脑卒中(又叫脑梗塞)的低生活质量多是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害、神经功能损伤引起的情感社会后果、脑卒中的高复发率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后不会立即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但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却是将来缺血性事件的高危因素,尤其是TIA症状缓解后的数天或数周内。

  国外有报到首次缺血性脑卒中/TIA后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平均年度风险率为3%-4%。2011年我国发布的《卒中宣言》指出,城乡脑卒中存活者复发率高达40%;具体到每一例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评估则受卒中事件的特点和患者个体情况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脑卒中事件类型、患者合并疾病和对预防治疗的依从性。

  那么,如何控制危险因素?

  1、调控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和TIA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均与脑卒中或TIA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根据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增加10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那么,血压控制多少是合适的呢?血压的下降目标值虽然应该个性化,但达到收缩压小于140mmHG和舒张压小于90mmHg是合理的;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加用或调整降压药物方案。

  2、控制血脂:根据卫生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我国血脂异常者至少为2.5亿,其中成年人患病率更高,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的达标率更低,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每下降1mmol/l,相当于卒中相对风险减少21.1%,且他汀类药物强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目前并不推荐具体的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这个应该个体化。同时,也要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定期复查血脂也是必要可少的,发现血脂升高,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实行降脂方案。

  3、控制血糖:随着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如高热量饮食及及久坐等,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巡视增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一项关于高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对不良预后的影响研究证实,高龄急性初发脑卒中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符合糖代谢异常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均是脑卒中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这就要求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的血糖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4、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30KG/m2,它是冠心病确定的危险因素,也可增加突发卒中的风险;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减少卒中的风险,强调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加强肌肉锻炼,减少久坐的行为习惯等;合理营养也不可轻视,推荐低盐低脂饮食。

  总而言之,脑卒中的预防,每个人都应该放在心上并有所行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