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皮炎的病因与防治
2016年09月21日 【健康号】 徐宏俊     阅读 6139

       面部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单纯诊断为面部皮炎,并无困难,但要细致分析其发病原因,却非易事。面部皮炎,尤其是化妆品皮炎,多不被患者重视。虽接触性皮炎最为多见,但有时其他原因所致的皮炎在临床上与面部接触性皮炎不容易区别。因此,认真分析发病过程及其症状特点,结合斑贴试验将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一)面部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外用药、职业接触物及某些生活用品均可造成面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如染发过敏,常可在双上睑、发际边及双耳垂造成皮炎,眼镜框常在颞部及眶下造成皮炎,化妆品常在双颊部造成皮炎,外用药等常可在用药处造成皮炎。

       工业粉尘等气源性物质可以在面、颈部造成气源性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及其他为美容目的而直接使用的植物汁等还可直接导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植物汁如黄瓜汁、西瓜汁以及花粉等过敏原能引起迟发型接触性反应。有的物质如遮光剂、橡皮膏等还可促发光变应性皮炎等,仔细询问病史、皮肤检查及斑贴试验是诊断的关键。应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作出诊断。

       由于接触物的性质、接触方式及个体的反应性不同,皮炎的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同。轻者淡红或红斑,稍有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者红斑肿胀明显,间有密集丘疹,水疱,也可发生大疱。

(二)季节性接触性皮炎:

       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生,由花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好发于春秋季,女性多发。有报告患者IGE水平增高,花粉斑贴阳性。临床表现颜面,颈部轻度红斑,水肿,拌有半米粒大红色水肿性小丘疹,后期可有糠枇样鳞屑。可拌有瘙痒,每年反复发生,可自行消退。

       但需注意,在春季不少儿童和女性由于空气干燥、多风使面部脱水导致皮肤保护能力降低,洗涤过频,环境干燥,风吹等因素造成的面部,特别是颊部轻度红斑,有细小鳞屑,重者可有小的裂痕,拌有轻度疼痛。此病应与季节性接触性皮炎区别,建议将后者称为季节性面部皮炎。

(三)脂溢性皮炎:

       多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病,常自头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如眉弓、鼻唇沟、下颌、耳后等。典型损害是有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拌有瘙痒。

(四)颜面再发性皮炎:

       发病多与尘埃、花粉、化妆品、日光刺激、精神紧张、疲劳以及消化功能紊乱等有关。多见于20~40岁女性,以春秋季节为主,突然发病,自觉瘙痒。皮损初起于眼睑周围,渐次扩展至面部。多为轻度的限局性红斑,和轻度肿胀,有米糠样的细小鳞屑,但不发生水疱、丘疹以及浸润和苔藓化。

(五)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也称为甾体性皮炎或甾体性酒渣鼻,是指面部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的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萎缩,偶可有丘疹和结节,特别是在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约2周病情加重,可并发脓疱。如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逐渐下降,需升级治疗。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其主要原因是糖皮质激素使用的适应证掌握不准确,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用药剂量大,用药时间过长等。可能与激素耐受、激素助长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过度生长、或激素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使糖皮质激素受体下降,光过敏也是其促发原因之一。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张磊等拟订的诊断标准是:①有1个月以上外用激素病史;②停用激素后2~10d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和加重;③主观症状包括瘙痒,灼热感,干皱感,疼痛;④客观症状包括炎性丘疹或脓疱,红斑、潮红水肿,皮肤干燥、脱屑,毛孔粗大,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表皮萎缩。具有①、②,且③、④中有1条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本病治疗比较复杂而且持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六)毛囊虫性皮炎:

       是由蠕形螨寄生于人的毛囊或皮脂腺内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好发于中青年,男性较多,可引起酒渣鼻样和痤疮样等多种类型的皮疹,但无黑头粉刺,春末夏初较明显。按皮疹可分为:痤疮型、酒渣鼻型、混合型、湿疹型、疥疮型、眼睑炎型、水疱型、脓疱疮型、毛囊炎型、脂溢性皮炎型等。治疗可用甲硝唑0.2g,3次/日,连用15天。

(七)口周皮炎:

       好发于20—35岁的女性,可有长期使用含氟激素或含氟牙膏的历史,损害可对称分布于鼻唇沟、唇周及颊部等处,但鼻部不受累。环绕唇红缘有一狭窄的“苍白圈”,主要皮损为红斑、针头大的红色或皮色丘疹及丘疱疹,群集性分布,以后可减轻为鳞屑性红斑,自觉微痒或灼热感,皮损时轻时重。

       内服四环素多有良效。有人提出口周皮炎的发生与患者并存有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同时治疗有利于口周皮炎的康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