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如何进行?要避免哪些误区?
2023年01月31日 【健康号】 常崇旺     阅读 292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如何进行?要避免哪些误区?

  偏瘫恢复期时,从时间上讲是指病后1个月~1年。此期大多数患者已出现随意运动,因此重点是进行主动的肌力锻炼,下地锻炼,重心向患侧转移,坐、站锻炼及练习行走等。运动时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要遵循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将偏瘫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必要时专人陪同,并可根据患者情况设置辅助工具。另外,对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患者要耐心、细心鼓励让其发音、识别图像和文字,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力锻炼。

  同时,在给患者做康复治疗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正是这些误区成为了康复不见效的根源所在,接下来一起看看被我们误解的那些事儿。

  误区一:康复治疗=针灸推拿。很多人片面地将针灸和康复治疗画上等号,其实并非如此:

  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

  (1)运动疗法:用于恢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康复治疗师对一个患者)的手法治疗。治疗方法是根据中枢神经发育学原理,通过易化和促通技术恢复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抑制异常运动和反射。也配合使用一些运动器械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

  (2)作业疗法:是针对上肢运动能力、协调性和手的精细活动进行的康复治疗,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物理治疗:如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和相应的理疗,改善偏瘫肢体的肌肉和循环问题。

  (4)言语治疗:对伴有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言语沟通能力。

  (5)心理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6)康复工程:对于偏瘫肢体可以配置适当的矫形支具,以阻止肢体变形,辅助功能活动。

  (7)康复护理:患者发病早期或卧床期的肢体功能位摆放和被动活动,预防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的并发症等。

  误区二:吃药打针最有效。很多人感觉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长,而且见效慢,不如吃各种“特效药”见效快,而且费用低。其实所谓的“特效药”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没有效果,而且还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副作用。

  误区三:被动接受活动更好。许多偏瘫患者的家属认为只需要给他们做被动活动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其实患者主动参与活动的时间越早康复的越快,效果也越好。

  误区四:病情稳定后再接受康复。大多数的患者及家人都认为康复治疗是在病情稳定之后再进行。其实偏瘫患者的最佳康复时间是在发病后的3个月之内,越早接受康复治疗,后期恢复的效果就越好。

  误区五:哪里不行就练习哪里。这是很多人的一种“通病”,就是患者缺乏什么功能就接受什么训练。比如患者不能步行就带着患者多练习步行。其实很多时候某项功能的缺乏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并不能盲目的进行训练。患者具体接受怎样的康复训练是需要经过康复师的综合评定总结出来的。所以不可盲目的给患者进行训练。

  当然,适时的手术干预是极为重要的。临床上对于偏瘫的治疗,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过度增高的肌张力、提高肌肉力量、解除已经存在的挛缩畸形、提高运动控制和平衡控制的能力。针对传统治疗手段存在治疗效果不稳定,反弹复发等问题,我们采用“手术、康复,个体化”的偏瘫治疗新理念。

  脑外伤、脑卒中及脑炎脑膜炎等脑损害后,早期多有肌张力、肌力减退的表现,后期随着脑功能的恢复,首先开始出现肌张力增高的代偿反应,但早期肌张力增高的代偿是不稳定的,可随着药物治疗、手法康复训练等波动。肌张力一般在一年左右达到稳定的水平。而FSPR手术其中一条重要的指征是:肌张力恒定并大于等于3级。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