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肠肿瘤的ESD治疗
2020年08月06日 【健康号】 王铭河     阅读 875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dissection,ESD)
①无法通过EMR实现整块切除的>20mm腺瘤和结肠直肠早期癌症。术前需通过抬举征、放大内镜或EUS评估是否可切除。②抬举征阴性的腺瘤和早期结肠直肠癌。③大于10mm的EMR残留或复发病变.再次EMR切除困难的病变。④反复活检仍不能证实为癌的低位直肠病变。
ESD技术主要包括标记、抬起、切缘、剥离以及创面处理等步骤。首先要对病灶进行正确的标记,其次沿病灶周围行多点黏膜下注射液体(0.9%生理盐水伴或不伴肾上腺素、2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透明质酸钠及纤维蛋白原等)使病灶充分抬起。然后沿黏膜边缘切开,若此过程中出现出血,及时处理,可电凝止血或热活检钳电凝止血。进而进行病灶剥离,剥离前需对病灶浸润深度进行准确判断。根据病灶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进行多次黏膜下注射以使病灶充分隆起。待病灶完整切除后,对创面进行有效止血以及预防穿孔的发生。与EMR相比,ESD具有更高的整块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且复发率较低。因ESD的技术难度大,所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ESD治疗的穿孔率明显高于EMR。ESD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黏膜切除面积大;(2)操作时间长;(3)操作复杂,技巧难度大,学习周期较长;(4)内镜下的操作器械及黏膜下注射液的开发尚不完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王铭河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肠外科,肛肠外科
大肠肿瘤的手术及内镜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