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巨大骶管囊肿致小便失禁,微创手术解尴尬难题
2021年11月22日 【健康号】 吕立权     阅读 8994

七岁本该是天真烂漫,自由绽放的年纪,但小丽(化名)却因为尴尬的疾病症状,深受困扰,严重影响了身心状态,原本活泼开朗的她,也逐渐丢失了笑容。小丽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七岁本该是天真烂漫,自由绽放的年纪,但小丽(化名)却因为尴尬的疾病症状,深受困扰,严重影响了身心状态,原本活泼开朗的她,也逐渐丢失了笑容。

小丽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原来,小丽在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小便失禁,呈间歇性,而且症状逐渐加重。无意识和来不及控制的排尿严重影响了小丽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她的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

除了这个症 状之外,小丽没有骶尾部及双下肢的疼痛不适。

在这1年期间,小丽的父母带着她在外院就诊过,发现骶管内有一囊肿,经保守治疗无效。

为了进一步改善症状,小丽的父母带她慕名来到了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求诊。

此次腰骶椎MRI检查发现,骶管囊肿已经长到了5.6*1.4*2.8cm大小。

吕立权教授团队接诊后,对小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检查,因为小丽的骶管囊肿虽然巨大,但是除了小便失禁,并没有引起骶管囊肿其他常见的症状,因此必须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脊髓栓系、脊髓肿瘤、泌尿系疾病等。经过全面检查,小丽除了骶管囊肿并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吕立权教授团队分析后认为,巨大骶管囊肿压迫双侧马尾神经是导致小丽小便失禁的主要病因,经保守治疗无效,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避免进一步的神经损伤。

为此,吕立权教授团队迅速为小丽准备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术前积极与小丽及其家属沟通,解除她们心中的疑虑,缓解紧张心情。在充足的术前准备后,经多科室配合,为小丽进行了“骶管囊肿漏口封堵+囊腔缩窄显微填塞术”。

术前MRI

术中充分暴露囊肿,切开囊壁,吸尽囊液后显微镜下找到神经根及漏口,小块自体肌肉和脂肪填塞封堵。囊肿外空腔用明胶海绵,自体脂肪和生物蛋白胶填塞。

手术进行的十分顺利,术后第二天小便功能即有明显改善,第三天拔除尿管,小便功能恢复正常。第5天下地正常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术后小丽重新展开了灿烂的笑容。

手术经过

术后MRI

吕立权教授介绍到,该术式因在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较CT引导下穿刺抽吸注胶填塞更为确切,避免穿刺误伤神经的风险;通过自体脂肪和生物蛋白胶封堵瘘口+囊腔缩窄填塞,使得封堵脑脊液漏口更为可靠。

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神经损伤风险小,症状缓解满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骶管囊肿患者提供了极佳的手术选择。

拓展阅读

骶管囊肿

骶管囊肿是骶管内囊性病变的总称,包括神经束膜囊肿、脊膜囊肿、脊膜憩室、蛛网膜囊肿等多种类型。骶管囊肿发病率较高,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尽管大部分骶管囊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存在足以影响其生活、工作的不适表现,称为症状性骶管囊肿。

根据骶管囊肿累及的骶神经根,可引起坐骨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等不同程度的刺激与损害,主要表现为臀部、马鞍区、下肢后部、足外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疼痛、麻木、乏力等)、大小便功能障碍(尿道或肛门括约肌障碍、便秘、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等)及性功能障碍(性交困难、勃起障碍等)。

对于未影响工作、生活的轻度或无症状骶管囊肿患者首先进行适当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及物理疗法等。

当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时,可选择手术治疗。骶管囊肿手术方式较多,包括在CT引导下经皮单纯囊肿穿刺抽吸和抽吸后注射纤维蛋白胶治疗、囊壁部分切除+神经根袖套成形术、自体脂肪/肌肉-蛋白胶囊肿显微填塞术及其他术式。

我们在借鉴以上术式各自优点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提出了“瘘口封堵+囊腔缩窄显微填塞术”的新术式,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骶管囊肿患者手术中应该注意尽量避免手术对囊肿内及囊肿周围神经的干扰,同时要严密封堵漏口,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于骶管囊肿患者的手术时机,临床一般认为手术指征明确时应该尽早手术,避免囊肿长期压迫神经造成不可逆性神经损害。

专家介绍

吕立权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内知名脑和脊髓肿瘤专家。

专业擅长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具备娴熟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和内镜神经外科功底,擅长脑和脊髓各类疾病的微创手术。

主要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包括:

(一)脊柱脊髓疾病:利用显微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微创治疗椎管内肿瘤、骶管囊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栓系、脊髓血管畸形。

(二)颅内高难度、复杂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导航引导下内镜技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的听神经瘤切除术;岩斜区和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切除术;功能区胶质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室内肿瘤、颅眶沟通瘤等微创手术。

(三)复杂脑血管疾病:多发动脉瘤、复杂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四)颅脑创伤: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的微创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昏迷催醒、脑积水、颅骨缺损),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五)、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社会任职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重症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组委员。

学术成果

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Neurotrauma》、《Journal of Trauma》等本专业临床权威期刊发表SCI论著10篇。

副主编(译)专著2部,授权专利2项。

承担各类基金1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