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安眠药的不良反应
2019年01月14日 【健康号】 胡冬梅     阅读 5060

你经常吃安眠药吗?
你知道安眠药的副作用吗?
现今社会竞争剧烈,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失眠、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不少患者都与安眠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难以割舍的“老朋友”。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抑制作用的药物,俗称安眠药,能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使大脑皮质细胞从兴奋转入抑制,因而呈现镇静催眠作用。

但安眠药在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也是有潜在风险的,不是随便服用的,有些人是不能吃的,否则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事实上临床上安眠药误用、滥用之殇时有发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耐受性和依赖性及增加老年患者死亡风险,容易被自杀者利用等,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安眠药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s,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on-BZDs)。
BZDs类药物临床常用,不良发应显著,相对来说non-BZDs类药物无显著药物不良发应,所以是目前失眠的首先药物。但实际上这些药物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如果长期滥用、误用均有潜在风险,重者危机生命。

1、蓄积中毒或过量中毒

长期失眠的病人单一用药时间太久(如长达数年)蓄积中毒或因耐受作用而盲目自行加量,超过安全界限;或者盲目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安眠药物,均导致毒副反应增多。中毒表现为反应迟钝、思维迟缓、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以及头痛、眩晕、肌无力,容易跌倒,甚至嗜睡等症状。

2、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长期使用安眠药,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常常要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催眠效果,并逐渐对药物形成依赖出现戒断反应。一但停药病人会出现躯体和心理的变化,如烦躁不安、抑郁、惊恐、偏执及肌强直等。

一般认为苯二氮类药物与其他精神科药物相比依赖和滥用的现象少,但长期使用仍可产生。安眠药的依赖已经构成全球性药物滥用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类药品种类很多,容易获得,据调查其危害性已超过阿片类。

3、 失眠反弹很常见

催眠药物治疗中出现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3种客观指标中至少1种情况的恶化及出现醒后疲乏、日间困倦、焦虑3种情况中至少1种者即是失眠反弹。中短效的BZDs,最易引起反跳性失眠

4、记忆力减退易痴呆

长期单一服用安眠药,可使人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和智力减退。老年患者、伴有精神疾病、大量长期使用(>6个月)、高危人群易出现记忆损害,表现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降低,但对已获得的知识几乎无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安眠药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5、睡眠异常噩梦多

服用安眠药后的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完全相同,病人往往有噩梦多、定时早醒或白天嗜睡现象,特别是长效BZDs类药物,容易导致药效残留(短效药除外),引起反应力、注意力的下降,对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均不利。

6、呼吸抑制可丧命

BZDs类药物有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使用此类安眠药可能造成呼吸抑制。特别是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人,往往因睡眠差而被当作失眠症,如果错误地给予安眠药治疗,结果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而死亡,这类病人应禁用。

7、肌肉松弛易跌倒

安眠药均有中枢肌松作用(但non-BZDs肌松作用很弱),醒来后人们就会觉得全身软弱无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容易在起床时因为无力而跌倒,增加骨折风险。

8、孕期及哺乳期服用危害大

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孕妇服用后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9、长期服用伤肝肾

安眠药经过肝脏分解,由肾脏排泄的,所以对肝肾功能必然有影响。对肝肾不好的人,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安眠药,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损伤肝肾功能,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甚至出现黄疸、浮肿、蛋白尿等肝肾功能损害的症状。’

10、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如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11、被自杀者利用和儿童误服

每年都有使用安眠药物自杀的报道。在医院接收的自杀患者中,有很大比例为使用安眠药物者。过量急性中毒可致昏迷和呼吸抑制。儿童误服的也有发生。虽然本类药物安全范围大,发生严重后果者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严格加强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管理,防止滥用、误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真正使其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胡冬梅
主任医师/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
神经内科
脑血管疾病、头痛、眩晕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预防,对各类头痛疾病有较深的研究。擅长疾病防控...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