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早期干预
2020年09月27日 【健康号】 杨兆辉     阅读 8278

        抑郁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指各种因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具有高自杀率的风险。临床上抑郁障碍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极其常见:研究显示,大约90%的抑郁障碍患者存在焦虑症状,40%-50%的患者至少共病一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患者可达46%-75%,在我国人群的比例也接近70%。

       与未共病焦虑相比,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预示着更差的临床结局,如更低的缓解率、更高的负性事件发生率及更差的预后。此外,共病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更差的社会功能、更低的依从性及更高的自杀率。因此,针对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更为重要。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临床治疗指南,抗抑郁药是抑郁障碍或共病焦虑的首选一线治疗,尤其是SSRIs和SNRIs类抗抑郁药。但是,大约2/3的抑郁患者对首次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共病焦虑的抑郁患者对抗抑郁药的效果更差。因此,早期干预方案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可以有效避免低应答、防止复发、增加治疗依从性等。

         早期干预通常包括早期换药和联合用药,但时机却很难把握,尤其是换药的时机通常难以决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早期起效的观察期判断不一致。传统观点认为,由于抗抑郁药物起效的延迟效应,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需要等待8-12周才能确认是否真的无应答。而新近的研究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诸多综述在总结分析后续研究之后发现,最终应答良好的抑郁患者通常在治疗开始的1-2周就已经起效。研究者由此推测,治疗前两周内如果没有起效,即可判断为应答不良,继续等待8-12周再考虑更换治疗方案似乎并不合理。临床实践中也的确如此:一种治疗方案长期无效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能导致其中断治疗,甚至不接受其它的药物或后续的治疗方案。因此,治疗起始阶段如前2-4周,达到早期起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抑郁共病焦虑障碍或伴高水平焦虑症状的患者来说,治疗初期达到早期起效尤为重要。早期起效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获益,如减轻痛苦、减少功能受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等,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最终获得良好的预后。此时,早期联合抗焦虑药治疗可能是达到早期起效的有效策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杨兆辉
主治医师
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
心理科,心理门诊
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心理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