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是病,得治!
2018年03月23日 【健康号】     阅读 8020

你家宝贝有拖延症吗?

做事磨磨蹭蹭,一副慢性子,催也不听,劝也不成;
吃饭慢慢吞吞,一口饭含到嘴里,半天不往下咽;
做作业三心二意,东瞅瞅,西看看,转转笔,玩玩橡皮,一行字写半天
………

时间观念影响孩子一生!成功人士,都是安排时间的高手!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其中的吉田医生在生了五个孩子的情况下,依然能在怀孕、生子、带娃,被五个娃包围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和提高,靠得就是高效率、不浪费地度过每一天!



没有时间概念的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事拖沓,不专注,不守约,不惜时,生活没有规律……这些都是缺乏时间观念惹的祸!

说得通俗点儿,“慢性子”是病,得治!





Part
1
时间观等孩子长大了才培养?错!

“妈妈,刚才姥姥给我唱了两个歌,然后我睡着了。”
“阿姨刚才给我买了草莓味儿的蛋糕,好好吃啊!”
“妈妈,刚才我跟姐姐一起跟芭比玩了,好开心啊!”
……

朋友家三周岁的宝宝,特别爱用“刚才”这个词语来表达时间,可是她嘴里“刚才”发生的事情,有时候是发生在昨天,有时候是发生在两三天前,想凭借“刚才”来判断她想要表达的时间,真能让人蒙圈!

那么,问题来了:

是不是不明白“刚才”是什么时候不算问题呢?
是不是三岁的小孩就不该有时间概念呢?

错!时间观念,从一出生就能培养了!



Part
2
时间观念对宝宝的意义

时间的认知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孩子日常体验到的生活情境,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3-6岁的宝宝

每天早上起来需要:
穿衣服――洗脸刷牙——上幼儿园――吃早饭;

每天中午需要:
洗手――吃午饭――上厕所――午睡――起床;

每天晚上需要:
洗漱——脱衣服——睡觉。

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体现着一天中的时序。对于孩子来说,训练他们按部就班,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能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抽象思维,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Part
3
什么是时间知觉

要想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各位妈妈需要先了解一个名词:时间知觉。

通俗点儿说,时间直觉,就是我们的大脑对事情发展的先后、时间的长短的辨认。

宝宝的时间知觉,是在不断接触和感知新鲜事物中,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比如看到雪,大人告诉他:“这是雪,只有在冬天才会下雪。”于是,宝宝的小脑瓜里就会把“冬天”和“雪”联系到一起,这样,他就对“冬天”这个时间有了初步的感知。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哪怕孩子能表达的语言很少,哪怕只是你自己在自言自语,也不要放弃跟孩子的对话!

哪怕只是一些简单的描述性的语言,比如:

“天亮了,我们要起床啦”
“天黑了,月亮出来了”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天冷了,出门得穿羽绒服”
“等一会儿,水就不烫了”,

帮孩子认识时间,满满积累时间观念。




Part
4
孩子对时序的感知

培养孩子对时序的感知,是最初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实验表明,孩子对时序感知发展的顺序是:首先感知一日之内早、中、晚的时序,然后感知一周之内的时序,最后才能感知一年之内季节的时序。

具体到年龄,孩子对时序的感知分别是:
因而,在培养宝宝时间观念时,一定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比如,3岁以内的宝宝只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时间概念,如“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等,他们对时间的认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比如当他们能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象时,他们知道这是“白天”,当大人关灯睡觉时,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是“黑夜”……

由于认知限制,他们对于较为复杂的“上午八点钟”“下午两点钟”“前天”“昨天”等概念还无法掌握,这需要宝妈们有所倾向地给孩子灌输时序认知。



Part
5
时间观从胎儿期就可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多早都不嫌早!

米粒妈建议,准妈妈们从怀孕开始就进行培养!

对,这也是胎教!

胎教过程中,要想培养胎儿的时间观念,就要让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就有规律地生活。

宝妈们可以给自己一天的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听音乐,什么时候散步,什么时候读书……

这些都可以具体到时间上。怀孕的宝妈们自身的规律生活,可以让肚子里的宝宝积极地感应时间。





Part
6
不同阶段如何培养时间观
初生~1岁:

特点:这个时期的宝宝对时间的认知,依靠自身的生物钟来完成,如饿了会哭——求喂奶,尿尿了会哭——求换尿布,吃饱、玩累后会入睡,睡醒后会哭——求抱抱……

顺应宝宝的生物钟,按宝宝的生理需求来安排他的吃、喝、拉、撒、睡,并逐渐形成秩序,促使宝宝对时间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大家可以通过讲述事情的经过,让宝宝从秩序中理解时间概念,比如:

“起床啦,我们要穿衣服了”
“我们先穿好外套,然后出去玩”
“玩累了,我们现在需要休息啦”
“妈妈唱完歌,你就该睡觉了”

这些话语坚持下去,会让宝宝对时间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秩序一旦形成,宝妈们就不要随意改变,直到宝宝1岁左右,睡眠逐渐减少,宝妈们可以适当调整宝宝作息,如固定起床、玩耍、午睡、晚上睡眠的时间,让宝宝初步感知用玩耍、睡眠等活动来区分白天与晚上。

1~2岁:

特点:这个时期的宝宝可以自由行走,并能用动作和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虽然他们对诸如“下午两点一刻”“晚上八点”这样的数字化时间仍没有概念,但已经能认识一些特殊活动的时间了,如吃饭时间、睡觉时间、妈妈上班时间等。甚至他可能知道周末,知道你不去上班的那天,叫做周末。

针对这个时期的宝宝的特点,大家可以指导宝宝通过动作和语言来建立时间概念。

比如,在麻麻的指导下,宝宝每天早晨,爬起来就要求起床、穿衣服;会指着毛巾要求洗脸;饿了会指指肚子或者说“饿”;口渴时会自己去拿饮水杯;想尿尿时会找自己的小便盆;瞌睡了会自己走到床边,要求睡觉……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宝宝不需要大人的指点,就能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了。这样初步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以后再也用担心宝贝拖拖拉拉了。

2~3岁:

特点: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有了基本的时间概念,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宝宝的话中经常会使用与时间相关的词语,比如“然后“刚才”“完了”“天明了”“天黑了”等。

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增强宝宝的时间概念。

比如可以将洗手、吃饭、听故事、看电视、做游戏等活动作为时间概念的指针,将之细化到具体的时间,如“七点钟起床”“七点半吃早饭”“九点看电视”“晚上八点上床讲故事,讲半个小时故事就睡觉”等;

可以给宝宝买一个玩具闹钟,指导宝宝将特定的时间跟自己的活动联系起来;在做游戏时还可以给游戏限定时间,告诉孩子闹钟的指针转到哪里,就停止游戏。

有的宝妈可能会说,宝宝根本不认识数字,也不懂看闹钟。这没关系!现阶段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

3~5岁:

特点: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习了一些时间词语,如今天、明天、一分钟、一天、星期、月、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但他们未必能完全把这些词语与其表达的时间概念对应起来,有一部分词语仅限于知道。

大家可以有意识地教宝宝学会使用“今天”“昨天”“明天”“星期X”“去年”“今年”“一会儿”“不久”“很久”等。

还可以在家里悬挂钟表、日历,教宝宝认识它们。

让宝宝做事时,提出明确的时间,如“再过10分钟把电视关掉”“明天是星期六,不用去幼儿园”“6月1日,是儿童节”等。

此外,在带孩子出去玩时,可以关注时令,让孩子注意不同季节的景色,切身体会大自然四季的不同。这些都会加强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为以后拥有时间观念、懂得惜时、远离“慢性子”打下基础。

时间观念影响孩子一生!没有时间概念的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赶快行动起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吧!



-END-

作者简介:作者米粒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