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心脑血管疾病秋冬季节要注意哪些
2018年09月22日 【健康号】 黄世敬     阅读 8813

秋意渐浓,凉意渐次弥漫,早晚温差逐渐增加。有平日患有高血压,但是整个夏天血压控制的都很好的患者,往往会在入秋不久,血压会升高,甚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大家常提到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多表现为心绞痛,严重者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等。这些疾病,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是每到秋冬季节,气温骤降,寒流来袭医院就诊患者明显会多于其他季节,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及脑血病病发生的概率显著增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秋凉冬寒。寒冷季节血液“浓、黏、聚”状态增加。寒冷使得人体的血管收缩,刺激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加上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呼吸氧消耗大量水分,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黏稠血流经过收缩的血管时极其容易引起血管堵塞,进而引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平稳度过寒冷季节呢

  1.慎起居作息。

  要注重防寒保暖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头部、面部保暖。在气温骤降的时候,室外活动,最好佩戴帽子和围巾“保暖”头面部,这个细节就是“保护”自己的心脏和大脑。头面部皮肤的血管对寒冷特别的敏感,当碰到寒冷的空气,血管会突然收缩,引起连锁反应,会造成血压波动,影响心脏,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有锻炼习惯的人,尤其冬季切忌一大早出门进行运动锻炼,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时半到下午时之间日光照射的时段。清晨过冷的空气刺激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

  保持情绪稳定。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因生闷气导致气机上逆,诱发疾病。

  2.合理用药:血液“浓、黏、聚”状态形成血瘀证。因此,活血化瘀法治疗对防治秋冬季节发生心血管疾病尤其重要。针对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一些活血化瘀中药还有稳定情绪作用,成为冬季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必备药物。心血管疾病患者秋冬季节更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如果出现头晕、胸闷、血压持续升高等症体一定要就医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咳嗽、骨质疏松及颅内肿瘤术后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近期开展“开心解郁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如果您: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元气亏虚,气血郁滞证诊断标准,3、年龄在18-70岁。就有机会加入我们的临床研究,并将获得: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检查、量表检查及研究用药全部免费。若有意自愿参加者,详情请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楼二楼9诊室-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楼十一楼18诊室-周一下午)咨询,亦可参照黄世敬医生个人网站《广安门医院招募抑郁症患者志愿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