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躯体还在,灵魂已被谋杀
2019年08月20日 【健康号】 咸振萍     阅读 8969

“我活着像一潭死水感受不到任何活力,

我感到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我想要好好去爱,去拥有快乐和谐的关系,却感到双脚被困住,

一股无形的、巨大的、空洞的匮乏与无力吞没了我,

一种沉沉的、重重的、厚厚的孤独与悲伤围绕着我。“

咨询室里经常弥散着这些发自内心深处深沉的痛苦气息。

很多人都说我们生命中早期经历的人与事决定了我们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我们理解和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那我们是如何被困于过去,成为过去的囚徒?又要如何回到当下,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

1.儿童的无助,待宰的羔羊

我们大部分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经历和创伤,童年常见的三大创伤是:虐待、忽略、淹没,而我们应对创伤的三大本能反应则是:战斗、逃跑、木僵。

如果伤害来自于家庭中的主要抚养者,对于孩子生存唯一的依赖同时又是他们产生痛苦恐惧的主要来源,孩子既无法采取有力量的战斗应对模式,也会放弃逃跑的本能反应。

前一段震惊全国的一个深圳虐童视频,画面中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趴在桌子写作业,一个像是妈妈的女性愤怒地给小女孩脸上扇把掌,扯头发,把她从凳子上摔倒在地,接着像是爸爸的男性进屋,继续拿扫帚抽打小女孩。

视频中挨打的小女孩全程表情麻木,没有任何哭闹和反抗,年龄越小的孩子,他们更多的应对方式是木僵,无法作出任何反应。

这种婴儿般的无助就像一只无法战斗也无法逃跑的待宰小羔羊。

2.虐待创伤,灵魂的谋杀

如果经常受到主要抚养者的暴力挨打,扔东西,或者受到年龄比自己大5岁以上的人性骚扰或性侵犯,这是躯体虐待。

如果是长期受到外界语言上的贬低与嘲讽,批评与辱骂,目睹父母一方被暴力殴打或父母双方经常性的激烈争吵,这是精神上的情感虐待。

为了不再有可怕的感觉,他们会关闭自己的情感,让自己消失掉,想象自己飘浮在空中,看着地面上另一个被伤害的无助小孩而不是他自己。

努力遗忘或不去想发生过的事情,不去感觉恐慌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假装一切都很好来隔绝内在的痛苦、羞耻与恐惧,让自己处于一个麻木的冰封状态,这是他们生存下来的必需保护手段。

男性来访亚强,一来就说他出生于一个反人性的家庭里,在他的记忆中从小就是被父母打大的,他不记得他都做了些什么,只记得父母总是能找到理由隔三差五地揍他一顿,他是他们村里挨打最多的一个孩子。

他十几年前捉住了电子商务很火的机会,现在经营着一个几十人以及年营业额几千万的电子商务平台,他现在的苦恼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他的生活和家庭,他说:

◆我晚上容易做恶梦,

◆妻子是个非常贤惠和顾家的女人,我们结婚十多年从来没怎么争过吵,但我对她和孩子总是感到很疏远,

◆我最近过得恍恍惚惚、混混沌沌,时常想不起上周发生了些什么,感觉不到生活中有什么好,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好,

◆我跟朋友见面越来越容易紧张焦虑,感觉融入不了他们,对他们谈论的话题也不感兴趣,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聊得那么开心。

这些话总是让我产生一种身心分离,三魂不见了七魄的悬空感。

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缺乏,因习得性的情感麻木和隔离而难以激发内在的真实感觉,很难体会到与他人真实的连接,感到与所有人都有无法跨越的距离。

很难充分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感觉是模糊不清晰的,缺少活着的感受,一种失去了生命力的状态,身体机能可能一切运作正常,但是灵魂已经被谋杀了。

这种无法体会当下,无法区分现实与过去,忘记自我,失去自我,与世界失联的感觉,心理上叫解离现象。

进一步是大脑一片空白,在现实生活中既体验不到痛苦,也体验不到快乐,好像成了自己生命中一个过客,或者是变成了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这种严重的情况叫人格解体。

3.忽略创伤,没有抚养者的孤儿

忽略创伤也叫遗弃创伤,是关系中渴望被关注,被认可和肯定的亲近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得到抚养者的关注和照顾太少。
忽略创伤的主要抚养者可能表现得比较冷漠无情,认为孩子的出生是一个累赘和负担,令人厌烦,生气和无法交流的小鬼。

这种严重缺乏共情的极端形式是对孩子主体性的忽视和自主性的敌意,一种去人性化的物化对待。

长期忽略、完全无法关注或敏感地捕捉和正确回应孩子的内心感受与需要,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不重要的,不受欢迎的,充满负罪感的,在现实或心理上反复体会到被抛弃,被嫌弃。

女性小丽现在是一名跨国企业的中层管理层人员,她是家中的老二,五岁左右便成了村里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带着大一点的哥哥到南方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看望她一次,她在农村老家与奶奶一起生活了五年才被接回到父母身边,小丽痛苦地道来:

◆小时候睡觉我常常是一个人独自摸黑上床,也从来没有人管过我有没有洗澡和洗脚之类。

◆一次我从树上摔下来把手摔伤了,当我忍着痛跑去告诉奶奶时,她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头也没抬一下,好久才说:谁让你爬树去。

◆家里的香蕉树从开花那一刻起我就等着它慢慢结果变黄成熟,一天放学我发现奶奶把熟透的整串香蕉砍倒用一个大麻袋装着准备前往姑姑家,在我拼命哭喊拉扯的情况下,奶奶依然狠心地没有留一根给我就走了。

◆我们家非常重男轻女,我从来没感受过家人对我的关心,我时常怀疑我到底是不是他们亲生的。

◆小时候我像家里一名免费的劳工,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活,长大工作后我像家里的赚钱机器,不但平时要给钱父母生活,还在哥哥结婚时被要求给钱家里盖房子,感觉家就是个无底洞,我怎么努力也填不满。

◆我感觉自己是不重要的,没有人真正关心在乎我,有时候想就算我死在屋里估计几天也不会有人发现。

◆不管什么事,我从来不想麻烦我老公,平时出差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的航班,我都是一个人打车来回,从来没想到要叫我老公开车接送我,而他也从来不主动提。

◆我脑海里时常冒出一个画面,一个人湿透了衣服,孤独地站在寒冷而漆黑的夜雨街道上,仰头流着泪任凭雨水打在脸上。

◆我觉得自己越坚强就越悲哀,越努力就越孤独,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永远都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孤军奋战。

对于这类来访,我总是感到无比的心疼,仿佛听到了他们心碎的声音。

他们在关系中不是特别独立要强,就是特别渴望依赖,同时又无法信任别人,羞于向对方提出自己的需要,内心脆弱,害怕遭到别人的任何否认与拒绝。

遇到困难无法向他人求助,只会暗自伤感,独自流泪,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孤立无援地挣扎着,这是一种深入谷底的绝望和孤独,仿佛是一个被扔在荒岛上的孤儿。

他们特别害怕关系的破裂,害怕面对分离的挫败与失控,不是委屈求全地讨好对方留住关系,就是无意识地做一些破坏关系的行为,先主动抛弃对方来避免自己将来被对方抛弃。

4.淹没创伤,离了水的鱼

淹没创伤与忽略创伤刚好相反,是关系中亲密的浓度过高,自我探索的空间和独立性被抚养者剥夺了,得到过多的关注和侵扰。

这类型的抚养者通常是过于细心的妈妈或老人,她们把自己内在的弱小与恐惧投射到孩子身子,对孩子一丁点的磕伤碰倒都反应的极度敏感、紧张和焦虑,恨不得把孩子用一个真空保护罩罩起来,如果孩子一天不在自己身边,就会感觉到不安和危险。

白天在楼下的小区里呆半天,我们可以看到和听到很多以下这些现象:

◆邻居赵爷爷总是把三岁的小女孩京京抱在怀里,他说孩子现在走路还不稳,为了避免孩子摔倒碰伤,他只好抱着她到小区里面散步和玩耍。

◆四岁的小男孩然然跟小伙伴们在玩滑梯比赛,正玩得忘我时,旁边冒出来一位老奶奶突然把他拉住说,小宝先喝点水,否则不让你玩。

◆小缓妈妈诉苦说,孩子现在上幼儿园要坐校车,只要孩子早上出门她就变得特别紧张焦虑,非常关注当天有没有什么校车事故,直到女儿放学下车的那一刻,她才感到心里是踏实的。


◆还有很多宝妈会抱怨孩子他爸带孩子太粗心,外出不给孩子带备用衣服和水壶,还会乱买垃圾食品吃,完全不放心让爸爸单独带娃上街。

大人们通过对孩子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消融了他与孩子之间的边界感,打着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强烈的入侵和控制。

无形中把孩子需要正常发展的自我功能阉割了,孩子犹如被剪掉翅膀的天使。

还有一类父母,他们经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全部寄托到孩子身上,如果是生活和事业失意的父母,他们会企图靠孩子给自己失败的人生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如果是事业成功的高功能父母,他们会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成功和优秀,这样的孩子背负着抚养者在自己身上重新活一遍的历史使命长大,失去了探索和发展自我的人生意义。

咨询室中时常听到一些独生子女这样述说:

◆  我喜欢上学多过放假,每到周末寒暑假,妈妈就给我排满了一天的行程,不是语、数、英补习班,就是画画、舞蹈各种兴趣班。
◆父亲现在有胃病,但父母依然像小时候一样每天坚持等我回家一起吃饭,不管我下班有多晚。
◆我妈爸经常争吵,有时还打起来,我妈从小就对我说,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不想活了。
◆现在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是为了父母才娶妻生孩子。
◆  我觉得我的人生走到那里都不得不背着父母两座大山。
◆  我一年换很多女朋友,每次交往没有超过三个月就没感觉了,都是我主动先提分手的。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总觉得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感觉自己的全身被绳子捆绑住了,无法自由地做自己,尝试自己想要的生活。

听到这些话,我通常会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压迫和束缚感,这种被爱吞没的窒息感,就像一条离了水的鱼,痛苦地在地上扭动身体,试图获得一点氧气。

生命好像处于一种被占据,被殖民的状态,他们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是为了满足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

这种迷失了自己,无法区分自己与父母的感受与需要,心理学上叫共生未分化现象。他们的生命似乎必须要为父母的整个余生负责和买单,而把自己当祭品一样贡献出来。
他们一边渴望亲密关系,同时又害怕进入亲密关系,对他人的要求和关系中的约束特别敏感和抗拒,他们可以迅速建立亲密关系,却无法维持长久。与他人建立长久的亲密感,是对父母的一种背叛,他们无法推开父母,从而过上属于自己的真正人生。

5.哀悼丧失,走出黑暗的磨咒
每种人生都有缺憾,每颗心都有裂痕。

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创伤的产物,创伤的印记把我们困在过去,无法体验当下的生活。

当我们感到孤独、无助、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情绪冲动容易失控,易激怒,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自我控制力差,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无法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就有可能是创伤记忆被激活了。

这种感觉就像困于黑暗中的灵魂无法返回自己的躯体,只能在绝望中发出悲悯的抽泣声。

我们要如何才能够安抚那个惊恐不安的灵魂,重拾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活出我们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简单的方法,重新获得可以滋养我们,修正我们过往经历的新客体经验,直接绕开我们内在的不安与无力,关注我们的内在感觉,聆听我们的身体:

①通过谈话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能够与另一个人分享你最深的痛苦感受,进而了解自我,处理相关创伤记忆。
②如果我们暂时没法向人用语言诉说,我们可能为自己书写,用文字的方式接近我们的内心世界。
③尝试找到一门自己喜欢和感到愉悦的兴趣爱好,如画画、音乐、舞蹈、瑜伽,户外活动等你愿意投入时间参与的活动。

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抹杀的过去,而那些我们忘记的事在潜意识中对我们的影响最大,要去面对和穿越这个噩梦般的黑森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困难的是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勇敢地带着意识回到那个原始痛苦的地方,重新体验我们生命中对于一些美好愿望与事物的失去,不回避、不执着于这些沉重而悲伤的感受。
体验痛苦的同时也是一次重生的机会,相当于婴儿出生经过产道时体验对于黑暗和未知的恐惧。

哀悼我们过去的残缺与丧失,接纳已发生的不完美,让痛苦成为滋养我们的力量。

看到自己如何受到过去的限定,不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跳出无意识中痛苦的强迫性的重复。

尼采说:杀不死我们的必使我们强大,我们能活到现在都是经历了无数个战场的英雄。
鸡汤文讲: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有一部分人的创伤反而成就了他们,在社会上获得了较成功的学业和事业,糟糕的经历展现了我们强大的生命力量和求生意志。
当我们能积极热情

本文转载于曾奇峰公众号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咸振萍
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身医学科,心理科,...
:失眠,抑郁症、心理咨询,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躯体化问题,...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