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三焦”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2020年10月20日 【健康号】 张伟     阅读 8121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变化的疾病,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引起的急慢性肺部疾病的共同结局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变化的疾病,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引起的急慢性肺部疾病的共同结局。近年来中医药在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众多医家认为,虚、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 。本文从“三焦”论治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以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上焦:《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言:“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仲景从虚热与虚寒论治肺痿。前者热在上焦,肺热熏灼,久则痿弱不用,终致肺叶枯痿;后者肺中虚冷,上焦阳虚不能化气,气虚不能摄精,久病不愈,并最终导致肺叶萎缩。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心肺的宣发,气津的输布,如同雾露灌溉滋润草木。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清虚而处高位,若患者病情较轻,或者患者素体强壮,遵“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选方多宜用麻黄、桔梗、荆芥、苏叶、杏仁、前胡、桑叶、旋覆花、苏子、紫苑、百部、白前、紫苑、玄参、太子参、五味子等轻清、辛甘平润之品。

中焦: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脾与肺为相生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临床上有“虚则补其母”的“补土生金”之法 。《灵枢·经脉》言:“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肺、脾两经同属太阴经,肺之经气源于脾,有“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之义。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的运行需赖于肺气推动,必先上注于肺脏,才能流注于十二经脉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的要塞,上焦肺气宣肃得益于中焦脾胃的斡旋,脾脏的运化升清可辅助肺气宣发,而胃之和降又有助于肺气肃降,因此,呼吸之气的升降出入,依赖于中、上二焦功能上相互协调。二者共同调节水液的运行,中焦脾胃能把水谷津液通过运化输布于上焦,经心、肺二脏共同输布,滋养六脏,滋润肌腠皮毛。若中焦脾胃失于运化,水液内停,则成痰饮,影响上焦清宣肃降输布功能,最终导致咳、喘、痰发生和加重。临床上在治疗肺系疾病时,通过调理中焦脾胃, 运用培土生金法,有助于疾病的改善 。,论治可遵“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多选运脾疏化、平升平降之品亦或选用麦门冬汤、甘草干姜汤辨证论治,以清养补益脾胃,土旺而肺气亦旺。

下焦:肺主气司呼吸,肾藏精而纳气。只有肾气旺盛,才能保证肺吸入的大自然清气在肃降作用下下纳于肾的深度。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肺为肾之母。若肺阴充足,输精于肾,肾阴充盛,则能保证肾功能旺盛。同时肾阴为阴液之根本,若肾阴充足,循经上达于肺,助肺之宣降。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运动。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导致肺气亏虚,肃降失司,肺气逆于上,常出现气短喘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等多种病理变化临床上,下焦治法多遵“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之原则,予以重镇、厚重之品。根据“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的原理,论治以补益肾脏为主。可选用熟附块、肉桂、巴戟天、杜仲、天冬、首乌、五味子、女贞子等补肾纳气药物,或方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七味都气丸左归丸等。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