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什么是先天性肺囊性病?
2018年11月01日 【健康号】 张泽伟     阅读 3944

由先天性肺部疾病所形成的肺内各种囊性病变统称先天性肺囊性病。葡萄球菌肺炎后肺大泡和支气管囊状扩张症等称为获得性肺囊肿。根据胚胎发育畸形的来源不同,先天性肺囊性病分两大类:支气管源囊肿(bronchogeniccyst)和肺实质性囊肿(Parenchymalcystofthelung)。其中肺实质性囊肿据其病理又可分为真性先天性肺囊肿(Truecongenitalpulmonarycyst)、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cysticadenomatoidmalformationofthelung)。



一、支气管源囊肿

先天性支气管源囊肿(congenitalbronchogeniccyst)是胚胎发育时期气管支气管树分支异常的罕见畸形,分为纵隔囊肿、食道壁内囊肿和支气管囊肿。

【胚胎和病理】

胚胎第4周时,原始前肠开始分隔成喉、气管和食管,分裂出来的支气管树在胚胎早期发育障碍,肺芽远端管化,近端与支气管不相通,形成一关闭的囊肿畸形,即为支气管源囊肿。囊肿可为单发或多发,大小可从数毫米至占据一侧胸廓的1/3~1/2。为单房或多房,囊肿壁厚薄不等,内层由柱状或假复层上皮细胞组成,内含无色或白色粘液,少数为血性。囊壁可含粘液腺、软骨、弹性组织和平滑肌。支气管源囊肿通常多位于纵隔靠近中线结构处(如气管、食道、隆凸),或顺总支气管延行或与总支气管融合,多数不与支气管相通,感染后可充满脓液或空气。偶见与支气管相通或为多房性囊肿。也可生长于肺组织,称肺内支气管源囊肿。由于支气管囊肿不参与呼吸活动,囊肿壁无碳末色素沉着,这是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特点。肺的发育过程可持续至生后14岁,故囊肿可以胎生,也可以在出生后14岁以前形成。

    【临床表现】

出生时囊肿极少有可察觉的症状。随后,有些囊肿由于感染或囊肿增大压迫气管,支气管或食管而出现症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阵发性哮喘或吞咽困难,误吸引起肺部反复感染。若与支气管相通,则有咳嗽、多痰,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新生儿期囊肿有时压迫支气管树分枝,发生肺叶气肿,但多数患儿临床症状不明显。

    【诊断】

支气管源囊肿通常在X线胸片上无法看到,当气管或食管受压时,可见到肺气肿或肺不张,吞钡检查可发现囊肿位于气管与食管之间。CT扫描可显示囊肿的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等。

【治疗】确诊后应手术摘除。手术后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无症状的囊肿,不需要治疗。



二、先天性肺囊肿

先天性肺囊肿(congenitalcystoflung)是较为常见的肺发育异常疾病,但目前在儿科仍为少见病,先天性肺囊肿亦称真性先天性肺囊肿,其中约90%为单发,约10%合并其他畸形,最常见为隔离肺。文献分类方法繁多,名称各异,常见的有:(1)以囊肿的来源分,可分为支气管源性,肺泡源性和混合型三种;(2)以囊肿的数目分单发和多发性肺囊肿;(3)以囊肿的分布分类,如普遍出现于一个肺叶,一侧肺或双侧各叶者,称为囊肿肺、蜂窝肺或多囊肺;

  【病因病理】

    支气管囊肿在胚胎早期支气管树发育障碍,肺芽远端管化,近端与支气管不相通,形成一关闭的囊肿。这种囊肿多呈圆形,囊肿壁厚薄不等,内层由柱状或假复层上皮细胞组成,如有继发感染则可为扁平上皮被覆,部分可为肉芽组织。外层为结缔组织,内有弹力纤维、平滑肌纤维、粘液腺和软骨。由于支气管囊肿不参与呼吸活动,囊肿壁无碳末色素沉着,这是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特点。囊肿内容物为粘液,如从未与支气管相通,称为液囊肿;如与支气管相通,囊内粘液排出,空气进入囊腔称为气囊肿,有时形成张力性囊腔;有时液体和空气同时存在,胸片上的囊肿可出现液平面。气管囊肿多为单发,多发性囊肿较少见。肺的发育过程可持续至生后14岁,故囊肿可以胎生,也可以在出生后14岁以前形成。

    先天性肺囊肿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下叶。多个肺叶均有囊肿者多见于同侧,分布两侧肺者少。囊肺位于肺叶外周肺实质内,呈单房或多房性囊内含液体或气体,内壁衬以高柱状纤毛内皮细胞,有软骨细胞和少量平滑肌。有些囊肿可伴有异常上皮细胞的其他错构组织。

    先天性肺囊肿常伴有其他先天性异常,如左侧三叶肺,来自降主动脉或胸主动脉之异常分支血管长入受侵肺叶周围等。体循环分支进入肺组织产生左向右分流,使肺动静脉因废用而萎缩。

  【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本病虽在小儿出生时已存在,但一部分患儿囊肿小或为单个,不合并感染时大多无明显症状,可在X线检查或成年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例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其程度因囊肿的部位、大小以及并发症轻重而有所不同。

    肺囊肿与支气管相沟通,因而较易并发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气促、紫绀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严重者高热、咯脓痰,囊肿内出血时可咯血,虽经治疗仍反复感染或迁延不愈。若囊肿较大,压迫支气管时可产生呼吸困难、喘鸣症状,较大的气性囊肿与支气管相通处着有活瓣样作用,可形成张力性气囊肿而出现类似气胸症状,患儿气促和紫绀明显、纵隔移位,不迅速处理可危及生命。

    体格检查在囊肿小而位于肺实质内的患儿,可无明显体征;较大的液气囊肿常有患侧呼吸音降低,叩诊浊音;继发肺部感染的患儿则可闻及肺部湿罗音;张力性气囊肿患儿可有呼吸窘迫,于患侧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

肺囊肿多因肺部感染而就诊,少数在肺部炎症控制后方可确诊。

X线检查胸片上孤立性液性囊肿呈一界限清晰的圆形致密阴影。孤立性含气囊肿呈一圆形或椭圆形薄壁的透亮空洞阴影,大者可占据半个胸腔。其周围肺组织无浸润,可见正常含气的肺或无气的肺不张阴影。如囊肿与支气管沟通,则可见薄壁而含有气液平面囊肿影。如系多发性囊肿,可见多个环形空腔阴影分布在一个肺叶内。支气管造影可以确定囊肿病变范围和位置。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的病史和上述X线所见,是诊断要点。

CT检查可明确显示囊肿的大小、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逆行主动脉造影可显示进入肺组织之异常动脉。

    支气管油造影因粘稠的碘剂不易通过小的引流支气管,能显示囊肿者不足20%~25%,但有时可显示同时存在的同侧或对侧支气管扩张,对决定切肺的范围和适应证有帮助。

    囊肿穿刺因可引起气胸和脓胸等并发症,应列为禁忌。

  【鉴别诊断】

    1.肺炎后肺大泡:属后天性肺囊肿,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肺炎后,以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多见。其特点为肺内形成囊性病变,囊壁由肺泡扁平鳞状上皮组成,囊内含气体,空腔大小及形状短期内多变,其出现及消失均较迅速,感染控制后肺大泡常自行消失,与先天性肺囊肿长期存在绝然不同。

    2.脓气胸:先有发热、咳嗽等肺炎病史,在治疗中病情好转后又恶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x线显示胸腔内有液平,肺组织被压缩推向肺门。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肺复张,空腔消失。肺囊腔感染破裂后亦可形成脓气胸,但经闭式引流后不闭合,可资鉴别。

    3.先天性膈疝:好发于左侧,除呼吸困难外,有阵发性哭闹,呕吐及胸内肠鸣音等症状,X线显示胸腔内有多个液气泡影,少量稀钡或碘油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造影剂进人胸腔。

    4.肺脓肿:症状与肺囊肿继发感染者相同,但X线表现不同处为肺脓肿壁较厚,周界不清晰,周围肺组织多有浸润和纤维性变,经抗生素治疗可逐渐缩小。

    5.肺内球形病灶:如肺转移瘤,肺结核球、错构瘤、血管瘤、动静脉瘘、心包囊肿等均应与肺囊肿相鉴别、可经X线检查,断层摄影,血管造影等识别。有时需通过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6.张力性气胸:应与张力性囊肿鉴别。体征及X线检查有时难以识别。但一般张力性囊肿其主体在肺内,仔细观察肋隔角和肺尖部,可见受压的肺组织,而张力性气胸常将肺压向肺门。

    7.大叶性肺气肿;见于新生儿期,多以急性呼吸窘迫起病,但亦可起病缓慢,于生后2~3月以后症状明显,和巨大张力性含气囊肿不易区分,二者均需手术切除。

    8.肺隔离症:多数在左侧、位于后肋隔角和纵隔旁,界限分明。X线上为光滑圆形肿块,与支气管不相通,无症状。少数压迫下叶肺而出现压迫症状。主动脉造影可见进入阴影的异常动脉支。

  【治疗】

肺囊肿不能自愈,日久出现感染、张力性囊肿、脓气胸,使手术治疗复杂化,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年龄并非手术禁忌,新生儿期出现症状也应积极手术治疗。在婴儿期影响呼吸功能时更要及时手术。若病变广泛,肺功能严重下降或双侧多发性肺囊肿,则属手术禁忌。

    无症状的肺囊肿可择期手术。并发感染的肺囊肿,应先控制感染后再手术。但术前控制感染为一般原则,个别需视具体情况提前手术,张力性囊肿或并发张力性气胸均为急诊手术指征。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先插入引流管到囊肿行闭式引流,待呼吸平稳后再麻醉和手术。

    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切除范围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大小、多发或单发、有无并发病变等因素。位于胸膜下的囊肿可沿囊肿壁游离,仔细结扎连接囊肿的血管和支气管,行单纯囊肿摘除术。局限于肺边缘部分的囊肿还可行肺段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如囊肿较大、受侵肺叶剩余正常肺组织太少或切除囊肿后留下大的漏气,因儿童术后余肺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可行肺叶切除。多囊肺则视病变范围进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临床上见肺组织极度充气扩张,占满胸腔,呈苍白色,触之海绵感,不塌陷。应迅速托出病肺使余肺及周围组织回复原位,分别游离结扎并切断病变肺叶之动脉、静脉及支气管,切除病肺。

大型单房囊肿可试作囊肿剥离,以保留更多的正常肺组织。多房性囊肿需将累及之肺段或肺叶一并切除,手术时注意来自体循环进入肺叶之异常动脉支,异常静脉支也不少见,均应在手术时仔细处理,以免发生意外出血。

术后应注意防治术后并发症,如休克、出血、肺水肿、肺不张、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



三、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cysticadenomatoidmalformationoflung)是一种罕见的肺发育异常。在1949年首次作为独特的病理病种由Chin和Tang报道。

    【病因病理】

    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过去认为是一种错构瘤,现在认为是局限性肺发育不良或异常,为囊肿与腺瘤样畸形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发生,也可全部为腺瘤样畸形。一侧肺的一叶扩大常呈囊状,压迫同侧肺的其余部分,并常引起纵隔移位而压迫对侧的肺。由于占位性病损的结果,同侧其余的肺组织可发育不良。男性发病率稍高。发病可能起因于胚胎受损,通常在妊娠的前50天内,似乎累及终未细支气管组织发育不良。囊肿常见,软骨罕见。软骨的出现可以表明胚胎受损害于稍晚一点的时候,或许推延到第10~第24周。

    胚胎学基础与肺囊肿相似,即部分囊肿其呼吸上皮或黏液腺出现异常增殖,有时还可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很像腺瘤或错构瘤,因此称囊性腺瘤样畸形。肉眼观察整个肺叶或同侧多个肺叶呈肿块状,病肺显著增大,质硬、紫色,胸膜下散在粉红色充气区。切面有3种形态:(1)单个大囊腔,囊壁有小梁和深入到实质的憩室;(2)含有大小不同的多个小囊;(3)为实质性小叶,与周围与周围正常肺组织有明显的轮廓。少数囊肿与支气管相通,常有异常血管由肺门外进入病肺。其组织学特点为:呼吸道末端呈不同程度囊状扩张,内壁复以立方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囊壁含有息肉样粘膜及弹力纤维增生;缺乏软骨板,有少量软骨和平滑肌组织;囊壁有粘液细胞覆盖;无炎症表现。

    【临床表现】

本病可累及所有肺叶,但以右下叶多见。多叶累及者常为双侧性。临床表现有3种类型:(1)死产或围产期死亡,由于病肺压迫,使患儿心功能和静脉血回流受影响。半数死亡儿有全身水肿和产妇羊水过多。近年应用超声波可在孕18周即作出诊断;(2)新生儿期有进行性呼吸窘迫、发绀,多由病肺进行性肺气肿所造成,多数病人在新生儿时期死亡;(3)少数病儿直至儿童期才出现症状,患儿多有发热,胸痛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泽伟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
小儿普外科,心胸外科...
新生儿及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