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就因为这一点没弄清,这么多年白白耽误了补钙
2020年05月13日 【健康号】 谷传玲营养     阅读 7875

如何区分牛奶过敏还是乳糖不耐受?

哪种食物最补钙?自然是牛奶,轻松喝两盒就能补够全天钙需求的多一半。可常有朋友跟我诉苦,说对牛奶过敏,喝了奶拉肚子,所以不敢喝奶。

谷老师想说,你很可能不是对牛奶过敏,而是对牛奶不耐受,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篇文章就给大家系统讲明白。


一、起因不同



牛奶过敏是因为牛奶中没被消化的蛋白直接吸收入血「惹恼」了身体,出于自我防护免疫系统对蛋白「发起攻击」,进而引发了各种症状。

牛奶不耐受是指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具体原因是体内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力不足,消化不了的乳糖进入大肠被细菌发酵产酸、产气,进而引起了各种症状。


二、症状轻重有别



牛奶过敏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唇舌红肿、皮肤潮红、湿疹等皮肤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休克甚至致命。[1]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就轻多了,只是会引起腹胀、腹泻、腹痛。


三、高发年龄不同



牛奶过敏 1岁以内的婴幼儿最高发,随着年龄增长会好转,到3岁75%的孩子,再到6岁90%的孩子就不过敏了。[1]

乳糖不耐受则随着年龄增长更高发,这是因为乳糖酶活性随着年龄增长会降低。针对1168名3-13岁儿童的调查显示,3-5岁儿童的乳糖酶缺乏发生率为38%,7-13岁则为88%。[2]

另外亚洲黄种人更易乳糖不耐受,这可能跟亚洲人喝奶少有关,奶喝的少不需要那么多乳糖酶干活,乳糖酶就会变少了或活性降低,即用进废退。

调查显示,乳糖酶缺乏发生率在亚洲、欧洲、美国白人中分别是75%~100%、>30%、12%;中国3-13岁儿童乳糖酶缺乏发生率为87.5%,其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30.5%。[2]


四、诊断方法不同



诊断牛奶过敏要做食物激发试验[3],诊断乳糖不耐受常做氢呼气试验,但如果大肠里不存在产生氢气的细菌,这个试验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即明明是乳糖不耐受却没测出来,这种情况需要再做个甲烷呼气试验。


五、解决方案不同


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如果喝配方奶粉,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断奶之后不能直接喝牛奶,最好也别喝羊奶,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也易对羊奶蛋白过敏。

另外购买食品要选配料中没有奶制品的,如果配料表周边有「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牛奶」的提示也不能买,可见牛奶蛋白过敏吃喝时需要小心回避牛奶,避免引发症状。

乳糖不耐受的解决方案就轻松多了,具体包括以下4个。

1、少量多次,搭配谷物

每次喝的少需要的乳糖酶就少,而搭配谷物能延缓乳糖通过小肠的时间,乳糖酶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所以少量多次喝,搭配谷物喝可以改善乳糖不耐。

不过250毫升的1包奶如果分多次喝,比如每次喝50毫升,那得分5次才能喝完,对于快节奏的我们而言,实在不方便。

2、酸奶

发酵菌可以将牛奶中的部分乳糖发酵成乳酸,所以酸奶乳糖含量低了,检测数据显示,酸奶中乳糖含量为2.58~3.75毫克/100克[4],大概比纯牛奶少40%左右,所以乳糖不耐受的朋友可以试试,但未必能行,毕竟酸奶里乳糖含量还是挺多的。

另外市售酸奶大都会添加6%~7%的糖[5],如果用这样的酸奶完全替代纯奶,每天喝300克大概会摄入18-21克糖,所以要选喝酸奶得仔细挑无糖酸奶才行。

3、奶酪

奶酪和酸奶一样,经过发酵乳糖含量降低了,但也和酸奶一样还是含乳糖。

另外奶酪钠含量往往很高,有的市售奶酪钠含量高达1600毫克/100克,吃30克(与300克纯奶相当)摄入的钠就相当于1.2克盐,已经达到了每日盐限量(6克)的20%。

还有一点小遗憾,那就是我们东方人很多都不太能接受奶酪的口感。

4、零乳糖牛奶

零乳糖牛奶是用乳糖酶将乳糖分解成了葡萄糖和半乳糖,能避免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饮奶不适。牛奶少量多次喝不太方便,酸奶和奶酪只是去除了部分乳糖,乳糖不耐严重的话还可能会腹胀腹泻腹痛,所以也可以选择零乳糖牛奶哦。

参考文献:

[1]崔玉涛. 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及营养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应用指南[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2):220-222.

[2]顾景范,杜寿玢,郭长江.现代临床营养学第二版.科技出版社.2009:486

[3]黎海芪. 《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与相关理论的指导意见》解读[J]. 中华儿科杂志, 50(7):516-518.

[4]李公斌, 辛秀兰, LI Gong-bin, XIN Xiu-lan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年11期

[5]周光宏.畜产品加工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45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