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发性骨髓瘤的最新治疗方案
2025年02月21日 【健康号】 刘尚勤     阅读 415

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状态、疾病分期及并发症等因素综合制定,以下是基于最新临床实践的分层治疗方案总结: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
适用人群:年龄≤65岁(部分指南放宽至70岁)、体能状态良好的初治患者,或化疗后达到平台期的患者。
优势: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期可达5年以上。
流程:先以含硼替佐米或来那度胺的诱导方案(如VRD、VCD)治疗4-6个周期,再采集干细胞进行移植。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适用场景:年轻高危患者(如存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自体移植后复发者。
风险: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感染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供体匹配性。

二、化疗与靶向药物联合方案
(一)诱导治疗
1.经典方案
MP方案(美法仑+泼尼松):适用于老年或不适合移植者,有效率约60%,总生存期24-36个月。
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传统方案,现多被新药取代。
2.新型药物联合方案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万珂)、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或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
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需注意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推荐组合:VR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等三药方案,有效率提高至60%-80%。
(二)老年或虚弱患者方案
-两药方案:如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或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
-调整剂量:根据肾功能和耐受性降低化疗强度。

三、维持治疗
1.药物选择
标危患者:以来那度胺单药维持为主,可延长PFS。
高危患者:联合硼替佐米或卡非佐米(如KRd方案),降低复发风险。
疗程: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2.疗效数据
含卡非佐米的维持方案(如KRd)对比单用来那度胺,中位PFS从41.4个月提升至59.1个月​。
四、新型生物靶向治疗
1.单克隆抗体:CD38单抗(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复发/难治性患者。
2.双膦酸盐:唑来膦酸用于骨病防治,减少骨相关事件。
3.核输出抑制剂:塞利尼索(Selinexor)针对难治性病例​。
五、支持治疗与多学科管理
1.并发症处理:
骨病:椎体成形术、放疗缓解骨痛。
肾功能保护:水化、避免肾毒性药物。
2.多学科协作:血液科联合骨科、肾内科等制定个体化方案,优化全程管理。

总结
多发性骨髓瘤已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治疗方案需动态调整。年轻患者优先考虑自体移植联合新药,老年患者以低强度化疗和维持治疗为主,新型靶向药物及多学科协作进一步改善了生存质量。具体方案应结合患者基因分型、体能状态及治疗反应综合制定。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刘尚勤
主任医师/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浆细胞疾病门诊,血液...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骨髓增殖性...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