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基建时代,十大院长、主任详解医联体建设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2020年08月03日 【健康号】 动脉网     阅读 8259

新时期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医联体专科合作共建如何做?院长、主任们分享了他们的经验看法

深化医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医联体,在过去的建设中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当前新基建热潮下,又该如何实现医联体的建设创新?

在健康界携手人民卫生出版社、四川省医院协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县域传媒、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0健康界峰会中,十大院长、主任级人物对新时期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医联体专科合作共建等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


金昌晓: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也要大胆尝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指出,截止目前,城市集团医联体有1408个,县医疗共同体有3346个,跨区域的专科联盟有3924个。
他指出,目前的医联体大致涉及四种形式,包括城市医联体、县域共同体、专科联盟,以及独具特色的“以城市三甲医院为龙头单位,对相应的二级医院,包括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实现有机整合的1+X的联合体。”

关于北医三院医联体的建设,金昌晓表示,从2014年开始,北医三院展开了以海淀中东部为主的医联体建设,目前覆盖了150万人次的服务。


金昌晓举例对医联体的建设进行了说明。比如,针对中央党校社区,从2007年开始,北医三院进行了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通过对社区服务人员培训,有效地将卒中患者二次发病率从14.5%降低到3%以下;专科建设方面,北医三院通过对自身优势学科慢阻肺管理、脑卒中管理、心脏康复等进行模块化打造,帮助其他医疗机构获得了快速构建学科的能力;在专科联盟建设方面,北医三院形成了骨科、超声诊断科、消化科等学科专科联盟。

金昌晓指出,医联体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双向转诊难的问题,尤其是病人下转基层医院十分困难。此外,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存在检验结果互认的问题。对此,金昌晓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继续进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医联体的建设,同时进行大胆尝试,通过大专科小综合的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林锦春:医疗保险支付的改革,将推动医联体的创新发展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林锦春表示,在医联体建设中需要结合实际。比如,罗湖医院集团服务的是老城区,服务面积较小,城区中市属医院又较多。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罗湖医院构建形成了从三甲医院到社区服务中心的紧密型医联体,在医联体内部实现财务、人事等的统一管理。

罗湖医院集团在医联体建设中紧跟政策变化。比如,在深圳市刚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中,如果没有经历社区首诊,医保报销比例会降低。政策导向促成社区首诊,罗湖医院集团也借此机会推动着分级诊疗。

对于未来发展,林锦春表示,医联体中牵头的三甲医院需要与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深度融合,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医联体内,需要主动建设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等,进一步控费;在医疗公卫融合情形下,公立医院需要转变服务方式,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

未来,财政补贴和医疗保险方面会出现新变化,这将促成医联体建设的变化。比如,医疗保险采用总额包干的形式,医联体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需要调动资源节约成本。医护人员薪酬机制也会迎来变化,比如家庭医生团队管理2000人的群体,如果医疗保险出现结余,其中结余的绝大部分会用于奖励团队。这也要求家庭医生团队从治疗转向健康宣教和预防。


赵莹:重视基层服务中的健康管理,也要重视文化建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联体办公室主任赵莹指出,疫情的发生让其对医联体有了新的思考。

疫情初期城市分隔局面形成,导致患者无法前往大型医院,只能选择当地医院就诊,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分级诊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日常工作中会接收大量下级医院的转诊病人,但是在疫情期间,赵莹却意外发现,部分有着转诊需求的急重症患者,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时,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赵莹认为,以往的观点——上级医院不愿意下放患者,基层医院实力不足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百姓不相信基层医院的实力水平——可能并不正确。疫情期间各种医疗现象,证明着这一观点的错误。

疫情的发生也让赵莹认识到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门诊量是554万,每天的门诊量高达12000~15000。但是疫情期间,门诊量大幅降低,病人大幅减少。赵莹认为,原因是大部分人更为注重健康管理,生病几率降低。即便患者生病,在基层医院也可获得治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为此进行了大量健康宣教。

关于医联体建设,尤其是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赵莹认为目前缺乏有效划分的标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仍需不断探索。但赵莹对紧密型医联体的重要性表示了肯定。

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中,赵莹表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安排人力为基层医院讲课、组织基层医院人员进修、对基层医院进行巡查,但是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有限。基层医院的问题不是相应技能如何提升,而是医生是否有提升的意愿和动力。

目前部分基层医院在硬件设备方面,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相差无几。但是整体实力差距十分明显。由于医联体建设缺乏明确考核指标,基层医院本身积极性并未得到有效调动。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机制,改变基层医院观念,提升基层医院实力。在此基础上,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才能实现,基层医院才能逐步分担上级医院下转的慢性病患者、常见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和术后期患者的治疗及管理。


宋开兰:医联体建设迈入新阶段,未来以MIH为发展重心





山东省立医院对外合作处处长宋开兰,其主要负责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山东省立医院依托自身10多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0多个重点专科及质控中心,建立了28个专科联盟。疫情期间,专科联盟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例如,山东省立医院主导的传染性疾病专科联盟,在疫情期间通过大量培训以及线上、线下协作,实现了对疫情有效防控。

专科联盟成员建设完善了转诊机制。比如,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基层医院诊断后,会将其转诊到省立医院。省立医院为患者提供绿色通道会诊:在接收病患后,内分泌科、眼科、肾内科专家将对其进行诊治。

在帮扶东营市人民医院专科建设中,山东省立医院通过对其提供院级管理层以及采用医护轮转的方式进行建设,并帮助其建设了14个专科。长达两年时间里,每周四山东省立医院专家都会前往东营市人民医院,并在周六晚返回。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山东省立医院将东营市人民医院从2009年拥有600张床位、收入1.9亿,建设成为拥有1700张床位、收入11个亿的医院,并帮助其从二甲医院进阶至三甲医院。

随着山东省立医院成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其对医联体建设发展有了新思考。目前山东省立医院试图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打造以医康养为整体的医疗体系。山东省立医院建设了康养战略研究中心,在山东省16个地市分别设立中心,作为战略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科研和临床上进行配合,实现慢病防控、养老等有机融合。

宋开兰表示,未来医联体间将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龙头作用,通过合作,不断辐射发挥自己的影响。远程医疗方面,山东省立医院提出MIH——即医联体+互联网+健康管理的模式,涵盖医养、康复等领域。未来山东省立医院会以MIH模式为主,实现发展。


周宏:充分发挥远程医疗的作用,让技术赋能医疗





关于八月即将实施的新政策,四川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主任周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它将会影响到目前医联体的建设。

 

分享中,周宏强调了远程医疗在医联体建设中的重要性。周宏表示,在以往松散型医联体建设中,由于接触不够紧密,部分医院医生可能并不知晓其成员单位的身份。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2014年开始建设远程医疗中心。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实现了快速响应,能够在10分钟内帮助基层医院解决医疗问题。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四川省人民医院在一年中进行了200多场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与基层医院的互动。

 

在专科联盟医联体建设中,四川省人民医院充分利用远程医疗平台,在基层医生进行胃镜、肠镜检查时,为其提供远程指导。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也实现了数据的共享。比如作为ICU专科联盟成员,当达州市中心医院ICU病房出现报警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可以快速切入,远程提供救治方案。数字化技术的引入,赋能医疗,带来了巨大收益。

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与超过500家医院进行了远程合作。四川省人民医院也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充分探索虚拟医疗与远程医疗技术的切入方式。其希望通过远程医疗帮扶战略,加强与基层互动,不断提升基层学科实力。


王静成: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形成专科联盟





围绕专科联盟的建设,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理事长王静成进行了分享。

从2011年开始,苏北人民医院和其他共158家医院自发形成了医联体。2015年,在政府主导下,一批医院组建成立了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其他医院申请加入医疗集团,需要经过政府审批,政府也对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提供经费支持。

苏北人民医院建设了14个专科联盟。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了一支流动培训队伍,在技术上对基层医院专科建设实现帮助,推动了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也建立了30多个名医工作室。由学科带头人牵头的工作室,扮演着辅助专科联盟的角色。

与此同时,在政府主导下,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建设了专科孵化基地。政府对医疗集团提供经费支持,鼓励苏北人民医院将其强势学科推广到基层医院。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每年均会帮助基层医院建设3-5个专科。王静成表示,希望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帮助医院处理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实际遭遇的难题。


于成功:充分发挥三甲医院优势,实现技术下沉





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于成功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补足基层医院短板,对基层医院急需科室进行快速建设。南京鼓楼医院采用科室共建的方式,充分发挥三甲医院龙头作用,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科室实力。

在此基础上的专科联盟建设,主要目的是实现基层医院同质化水平提升。于成功表示,在专科联盟建设中,需要特别注重能力水平以及质控水平的同步提升。专科联盟建设,有助于科研平台获取来自基层的海量数据信息,扩大科研范围。

于成功总结了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他表示,在一个医院实现全病程服务的模式需要改变。比如,针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模式,以往病人通常会选择前往大的医院,进行筛查、活检、诊断、治疗等步骤。但是未来,可以考虑将这些步骤分散在不同医院机构进行。

他也指出目前互联网远程医疗平台建设使用存在问题。远程医疗平台的实际运用效率并不高。疫情期间,为互联网远程医疗平台发展提供了契机,三甲医院为基层医院提供了更多联网指导。但是疫情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远程医疗平台的使用频次。他希望医联体间可以更多地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而不是将其作为摆设。



麦刚: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助推医院实力飞速提升





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麦刚,分享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案例。案例中的医院是由某央企职工医院改制而成,是一家二甲医院。这家医院在汶川地震后,获得了海内外援助,重建成为了拥有500张床位以及具备ICU病房的医院。在政府牵头下,德阳市人民医院与该医院进行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促成了该医院学科实力的提升。

建设过程中,德阳市人民医院采用了优势学科挪移的方式,对该医院进行建设。这家二甲医院本身没有大的骨科手术经验,也没有能力实现术后监控。德阳市人民医院将其作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的骨科挪移至了该医院,帮助其建设骨科。

建设中,德阳市人民医院采用三甲医院标准对其进行同质化建设,不断解决着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手术室规范问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控问题等。除了骨科外,德阳市人民医院也对关联科室进行了建设,比如影像科建设。

在人才队伍方面,德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整合。将原有团队纳入德阳市人民医院团队的培训体系,促成原医院人才实力水平、学术能力水平的提升。在经过两年建设后,这家医院每月可进行骨科手术达到两三百台。德阳市人民医院的管理,促成了该医院实力飞速提升。


梁新亮:建设统一诊疗协同平台,医联体覆盖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事业发展部主任梁新亮指出,河南省人民医院“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抓手,以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为支撑,建立了互联智慧分级诊疗系统平台”。

互联智慧分级诊疗系统平台,覆盖了18个地市,包括河南省的108个县,以及周边省份的山西晋城、河北巨鹿县等。为了加快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平台的建设,河南省人民医院推动促成了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的专科联盟建设。

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成立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系统平台,实现了专科联盟成员间的互动,比如远程教育培训、病例讨论、治疗指导以及远程会诊等。

梁新亮指出,当前很多医院缺乏统一转诊平台。每一个医院都可能存在多套平台系统,想要实现病人上转和下转都极为不便。目前,河南省人民医院建设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系统平台,在很多医院得到了运用,较好地实现了病人双向转诊。河南省人民医院计划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覆盖包括山西、河北、山东、安徽在内的中原经济区。


王志远:从单个专科建设开始,逐步建设紧密型医院联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事业发展部主任王志远分享了专科联盟建设经验。

他指出,当前部分专科联盟流于形式,医院之间互动不多。专科联盟建设,不应停留于院长与院长签约,而是应促成医生间的协作。医院方面,应该通过顶层设计以及平台搭建,保障医生间的互动。

比如,珠江医院在打造专科联盟过程中,事先构建了体制框架。在联盟内,建立了各个专科理事会。对于如何加盟、如何展开活动,联盟均进行了流程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联盟搭建了远程医疗平台。为转诊更为便利,联盟也搭建了直升机转运平台。

专科联盟内医院专科建设中,珠江医院选择的是从少到多,从松散到紧密的形式。针对部分医院专科建设,珠江医院首先帮助其建设平台科室(支撑科室),组建检验、影像、超声、质量管理等科室,实现整体水平提升。当基层医院完成建设五个专科后,珠江医院才会考虑组建紧密型联盟医院。

紧密型联盟医院通过业务运作一体化,实现基层医院医生与珠江医院医生共同学习成长。无论是业务学习、病例讨论、查房,还是手术过程均实现同步讨论学习。对病患来说,通过珠江医院的治疗方案,在基层医院就可获得在珠江医院的治疗效果。


当基层医院病患需要转诊到珠江医院时,珠江医院床位调配中心会收到相关讯息并预留床位。病人只需前往珠江医院即可,无需再次挂号。下级医院也可随时跟踪病人诊断、治疗、手术、出院过程。紧密型联盟医院科室间紧密协作,给病人带来了一体化服务。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