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脑膜瘤
2019年07月22日 【健康号】 赵天智     阅读 8176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脑膜瘤

  颅脑岩骨斜坡部位的病变,常见的表现为:岩骨斜坡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胆脂瘤、脊索瘤等。因为病变处于中颅窝和后颅窝,位置深,毗邻脑干等重要结构。临床上手术困难,既往需要中颅窝和后颅窝联合入路或者分期手术切除肿瘤,不但增加了患者的风险,也加大的治疗难度和费用。

  狭义的乙状窦前入路包括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经迷路入路、经耳蜗入路,上述入路根据磨除的岩骨部分不同,处理的病变范围也有所差异,但主要局限于小脑幕下。

  而经典的乙状窦前入路指的是颞下联合狭义乙状窦前的手术入路。由于增加了颞下入路的手术通道,其暴露的范围可以达到从视神经至后组颅神经广泛的中后颅窝及中线斜坡区域,尤其适用于累及中后颅窝又累及中线斜坡甚至中线对侧区域的病变。

  在此入路中,由于半规管仍然会对岩尖区域的暴露产生遮挡,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听力情况和病变的位置决定是否需要磨除半规管。Sekhar曾报道的半迷路乙状窦前入路虽能增加暴露程度,但是仍有近20%的患者会因这种入路而损伤听力。

  经典乙状窦前入路相较颞下联合乙状窦后入路的开颅方式亦有所区别,前者在避免labbe静脉损伤和减少颞叶牵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还具有从前向后处理脑干腹侧病变特别是对基底跨越中线至对侧病变显露有更好的视野;而后者由于观察角度更靠后,从幕下对岩尖部的观察和操作更有优势,同时避免了听力丧失的可能,并且相对乙状窦前入路,可能会在开颅时间上有一定优势,但在暴露中线特别是中线对侧区域病变的基底存在可能的盲区。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