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对于强迫症的理解
2018年08月17日 【健康号】 王维海     阅读 8139

强迫症

强迫症是现在人们都会具有的一种问题,表现为总是认为自己的家门没锁好,出门前要反复检查自己的东西看看是不是拉下什么了等等。每个人都具有神经质的特性,因此强迫的倾向或者行为同样也表现在正常人身上。例如,我们每个人偶尔都会有重复检查或者过度清洗的习惯,特别是在一些压力状态下。强迫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其反复性和刻板性。我们可以在一些需要精细操作的职业中发现具有强迫特质的人,比如会计,银行职员,医生,学术研究人员等等。

  强迫行为后面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发现的是在这些人身上压抑的攻击冲动。你可以发现他们的情绪其实是很容易烦躁不安,生气和愤怒。其实大多数人会通过反向的方式表达,他们显得过分的理智或心平气和,然而在其内心深处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些隐匿起来的怒火。他们内心需要处理的是攻击性及其压抑所带来的冲突。一位男士曾经与我同桌吃饭,在吃完鱼之后,我们发现他盘子里面的鱼骨头摆放得非常规整。这让我不自主地联想到了强迫症的“三联症”——吝啬,固执,整洁。随后他跟我们谈起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个军人,对他要求非常严格,暴力有时候自然是无法避免的。

  在处理攻击冲突的时候,强迫症的人会采用一系列的心理防御机制——理智化、情感隔离和反向形成等。在谈话中你会发现他们非常理性,经常会讲些大道理甚至是颇具哲理的话。我发现许多当教师的母亲与孩子互动时都具有一种“教育者——被教育者”的刻板的关系模式。一个当老师的妈妈在谈到跟女儿的关系时说道,女儿很想跟她分享一些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喜怒哀乐,而妈妈却没有兴趣,不喜欢听,甚至感到厌烦。她所有的焦点都放在女儿的学习成绩上,因此总会以教导的口吻告诉她应该怎么去做。同样情况的另外一对母女,母亲为女儿有些“洁癖”倾向而感到烦恼。女儿却抱怨说,她很讨厌母亲总是摆出一副老师教育学生的姿态,说话显得很有哲理的样子。

  如何理解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呢?

  我们经常会说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爱和恨是一体的,恨是因为失落的爱。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个过分担忧的母亲,总是不停地担忧孩子和唠叨孩子,而孩子体会到的却是讨厌和怨恨。其实母亲内心潜藏的是对子女的恨。一个对我们过分礼貌或者热情的人往往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去想想对方对我们是否有潜意识的敌意。母亲对子女的恨应该也是不证自明的,有时候母爱当中甚至带有某种嫉羡的成分。嫉羡子女比自己幸运,能够得到更多的照顾或者享受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当我们内心没有充分觉察或者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压抑或者反向表达内心的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抵消”的心理防御机制。抵消是通过一个行为来消除先前的行为。后一个行为是为了消除前一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强迫行为会不断地重复。比如说检查门是否关好,一般人会直接推门验证一下。而强迫特质的人却会先把门打开然后再关上。关上之后又会担心是否关好,然后再去打开,这样会不断反复。某些仪式化的行为都具有抵消的作用,比如当某人说了不吉利的话,然后会“呸”几声以消除其影响。一个人强迫特质的人在犯了某个错误之后,往往会继续同样的行动来抵消先前行为的影响。比如说,他买了一个三元钱的冰激凌,回来后朋友告诉他,其实这种冰激凌只要二块五就可以买到,你猜他会干什么,他会再花两块五买回同样的冰激凌。这样后来的行为就抵消了先前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强迫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执着。《金刚经》中曾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不着相,一切无所住,这是实相境界。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不居的。一切诸法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动不变”,当体即空。但亦不可落入偏空,若执着于不住,又落于空寂,故说“而生其心”。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