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点亮心灯》—6—何蕊芳
2018年12月17日 【健康号】 何蕊芳     阅读 8063

第二节  内观发生机制
1.自我发现(自我洞察):这是内观主要是回顾和检讨我历来在人际关系中所作所为存在的问题而予以彻底反省,以比较自身对他人的冲撞和他人对我的慈爱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不断洞察自我的存在和与他人的关系。通过洞察,找出我和他人人际关系中好的一面,也就是说,对于我在人际关系中发生的事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不断交流,并进行自我洞察、自我分析,以纠正我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态度,改善我的人格特征。
内观不是追问过去的过失,而是对我进行观察、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我过去的所作所为,发现内心深处的自我和我所熟悉的自我是那样的不同,这时自我开始转换并产生飞跃,认识到我过去的错误,彻底否定我,产生新的自我,体验到父母深切的爱。将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的、对他人仇恨的心理转变成诚恳的、谦虚的心理状态,使人们从焦虑、不满、对抗的情绪状态转变到愉快、诚恳、对他人有发自内心感谢的心理状态中去。按年代顺序进行回忆,对我能回想起来的具体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进行分析和观察,并作自我谴责;通过这个治疗过程,会促使接受治疗者与他人之间发生共鸣,在情感上取得协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可以改变心理活动中的不良状态和形象。
内观得到的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挖掘出内心深处被遗忘的东西,通过亲人无私的爱来感化内观者,达到自我调解、自我认识,对我的人生进行重新评价和审视。获得客观的看待我的能力,就是精神分析中的超我。
内观中的自我洞察,根据我从事内观16年的经验,认为那是内观很小的一部分作用、也是内观早期的作用。
在2011年8月榛木女士来兰州,我与她分享了我的内观经历,我说:“在2003年我第一次去您那里,您在大阪给我上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内观精髓‘扭转逆境’,那时的我还不能体会其中的含义,当时我只是认为内观是一种‘自我探索、洞察’的方法,是一种自责式的思考,甚至第二年我再次去日本研修完内观,对内观作用的这种认识仍然没有深刻的变化。随着内观临床实践的增多,我的日常内观经验的积累,我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曾经一度陷入困境,在内观的帮助下从逆境中走出来,幡然开悟,内观是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的爱,解脱心灵的羁绊,快乐的生活。”榛木老师听了我的话开玩笑的说:“你现在是内观的孩子了”。自我发现是内观最初的作用和目标,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发现爱”。
2.爱的发现:人只要活着,无法不依靠别人完全的单独生活,一般人经常记得谁对她不好,妈妈不在饿肚子了,打他了,不理解他……忘记了从小到大妈妈长年累月为我准备三餐,一日三次,一年一千零八十餐,十年超过一万次,母亲几次没有做饭,记忆深刻,被牢牢记住。有时记得的事是与我期望落空的事,我想去打篮球,爸爸不让去……我想要山地车,妈妈没买,没有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忘记了父母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孩子。
无论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只要活着,就会与人互动,就会产生是“给予”与“接受”的行为,亲人、亲友之间的“给予”与“接受”建立在亲情和友情的基础上,而亲情和友情的产生的根源是“爱”。而每个人都有“爱”的能力,只是有时候需要有人引导、开发;内观引导内观者对“给予”与“接受”彻底的省察,进而感受、体会我“爱”的需求,看到被“爱”的事实。
“给予”与“接受”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只是很少有人去思考,或者整天的在盘算我的“给予”与“接受”。比如:有些人一直认为我做的最多,得到的比别人的还少,有些还认为父母对哥哥爱的更多一些…….等等。与一位常抱怨生活细节的人一起生活实在太累,我们经常会在家中或工作场合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愿反思我的缺点、错误,而把失败归咎与他人,他们抱怨所有的事物,他们不能适应于社会的主流,谁都不愿与这样一些人一起工作。
相反的,作为母亲,从来不会计较儿女给的比她付出的少,无论子女怎么抱怨,都不会因此减少一分对子女的爱。在内观过程中感受“爱”最强烈的,莫过于发现“别人为我‘给予’(牺牲)的行为;而我对别人的伤害,尽管如此,别人仍然会宽恕我”,换言之,“自我牺牲”的宽恕才是人类最高的“爱”,因此,爱的发现,是内观发挥疗效的根源。
内观用很巧妙的方法----母亲为我做的那些事,引导内观者回忆被爱的事实,而这些只是内观的起步阶段,一旦发现被我遗忘的爱,别人为我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包容,我却一次又一次的用伤害他们来回报;或者是看到我所抱怨的事实的真相,并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内观者的内心会产生很大的震撼。
有一个由于夫妻不和来做内观的来访者,在回忆起他的丈夫对他的抱怨笑着接受时的那一刹那,感受到了丈夫对我像母亲一样的包容与爱,心目中丈夫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开始向正面发展。当明白对方的立场和感受,自然而然的会站在“同理心”(对自身以外的他人保持有相同的情感、相同的思考能力)的立场,在去感受这一份被遗忘的爱的同时,内心会自然而然的升起悔恨和自责,这样就会除去潜意识中的防御,潜意识中“自我像会消融”,心中有了爱,才有能力接受更多的被爱的事实,内心的羁绊会解开,开始走向开心快乐的生活。所以,内观进一步的目标是解脱心灵的羁绊,快乐的生活。
3.罪意识的体验和接纳
1943年吉本伊信在对让28名女工做了内观体验后,发现只要能自觉、意识到“罪恶感”的话,精神生活就会有很大的改革。
但是,作为“耻感文化”为主导的日本,罪意识的唤醒是自我觉悟的开始。
而对于其他国家,并不一定适应,2012年6月我参加在日本冈山举办第35回日本内观疗法学术会议上,奈良女子大学教授真荣城辉明与中国代表针对内观的第三个主题,“给别人添的麻烦”,进行了讨论。
日本学者的问题是:中国人在做内观过程中,对“给别人添的麻烦”阻抗比较大,不愿意承认我有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祖承教授的观点是:在中国文化中,“罪”字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法律术语,如果让中国人在我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我的“罪”,那是无法接受的,在中国文化中,罪是一个最彻底、最完全的否定。一旦接受我有罪,会打破个人成长的连续性,出路有以下三个:一是毁灭重生,开悟,升华。二是破罐子破摔,心理退缩、弱化。三是接受惩罚、调节成长。而中国是地球上唯一一个一直延续几千年下来的文明古国,他的主流文化是改变、适应、继承,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最有力的法宝。对中国人民来说,第三种出路是最普遍的,也是内观在帮助我国人民心理康复中可以达到的效果。当然,可以否定升华的也会有一部分人,我觉得不是普遍的效果。
那么在其他国家呢?我不得而知。
还有一种说法是:内观疗法的罪恶感和一般所定义的罪恶感并不相同,一般认为罪恶感是来自防卫的罪恶感或者是对于他人加诸我的束缚表示不满。而内观疗法则认为罪恶感是来自“自私”,也就是所谓的“我执”。
吉本伊信说:内观的目的在于袪除“我执”。要袪除“我执”,在内观上需要先察觉我的“我执”,如果以内观的自我省察三个观点来说,就是要察觉到我得到别人的恩惠太多,却一直未注意及此,不但未感恩图报,反而带给别人太多的麻烦,我的自我本位、放任、傲慢、匮乏体贴心是这些罪恶的根源。
罪恶感的察觉在治疗上有何意义呢?这是内观疗法非常重要的一点。从心理治疗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
①可以袪除拒绝改变的心态:接受心理治疗者同时有两种心理,一为企求改变的需求,二为害怕改变的心理。患者因内观而面对我的丑陋与脆弱,抗拒改变的心理也迅速消失。
②对别人的恨意与不满的消失:敌意与不满的心理乃是认为我是对的,是被害的,我有权利要求对方的心态所导致的。因此,一旦了解我是错的,我太任性,并且是个加害者,则怨恨与不满将无存在的余地。不仅如此,还会对别人的温馨、恩惠产生感谢与喜悦的念头。
③可以放弃虚伪的面具,寻回真正的自我:一旦对于我的丑陋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就能平心静气的接纳我及别人。
“罪”对我国人来说,接受太难,我认为不要用“罪意识”,而用“内疚感”可能更为贴切一些,其觉悟的作用不一定有显著地差异。我决定投身于内观事业,也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1997年我接触到内观疗法后,一直也没太多的精力投入做内观、学习内观。转机发生在1998年初,我陪当时5岁的孩子晚上睡前在床上玩耍,也没有什么好玩的。突然很好奇!试着想给这么小的孩子做内观会是怎么样的?于是,我给孩子说:“咱们来做内观好不好?”孩子说:“什么是内观?”我说:“内观就是想想妈妈给你做的、你给妈妈做的……”她说:“好吧!”我说:“那咱们就开始,你先想想妈妈今天给你做了一些什么事?”她很认真,也很开心,几分钟想起了很多事情并告诉我。我说:“那你再想想今天你给妈妈做了什么?”她想了一会儿,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说:“妈妈咱们睡吧,明天再做内观。”我问:“为什么呀?”她有点内疚的回答说:“今天妈妈为我做了那么多的事,我什么都没给妈妈做,明天我为妈妈要多做些事情,晚上就可以做内观。”孩子当时的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让我思考了许多,联想到我每天的临床工作中和生活中碰到的许多家长因为独生子女的教育成长问题,来找我咨询、给我诉说、祈求我给予帮助。
话说回来,对于一直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独生子女来说,改变不会那么容易。当时我想,独生子女,父母关注太多,我是小皇上,极度自我为中心,没有一颗感恩的心;而内观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自我的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年龄段;如果应用到独生子女的成长、教育中会怎么样,一定会对他们有帮助。也是机缘吧!于是,我开始下决心要将内观引入到学生的成长、教育中,在后面的个案中我会重点介绍有关学生做内观的一些体验和感悟。
4.爱的重新体认和同理心与共同意识的建立
内观疗法除了要求去察觉个人的罪恶,同时也强调要去察觉他人的爱,爱的自觉在内观疗法上有很重要的因素:
爱的重新体认
内观法的基本课题是“了解他人对我照顾多少,我又对这些人回报了多少”。亦即检讨过去到现在的具体事实看是“施予”多还是“接受”多。要去体会在过去的人生过程中有那些人关爱到我或别人为我做的事情,有属物质的、体力的、还有精神层面的。而在内观的过程中,感受爱最强烈的,莫过于洞察到“别人为我有献身的、牺牲行为的爱,而我却有伤害性行为,尽管如此,别人仍然宽恕我”。还是上面说的那句话“自我牺牲”的宽恕才是人类最高的爱。
从正面去内观他人的爱就能回忆过去我所遗忘的爱,并且去感受别人给予我的爱,因此,过去认为我未被爱而有被害意识者,一旦想起我被爱的事实,心理会有很大的冲击,内观加深。一个人到了这个境界,就会放弃对于周遭人的偏见,融为一炉,称为“人我一体感”。  
      ②同理心与共同意识的建立
当我很亲近的人说出感谢的意思时,我们常说:“别见外”,可见我们把人和我的关系分为:和我一样亲的人(包括“亲近的人”)与“陌生人”,愈亲近,就像我的亲戚那样看待,“亲人”意识并非固定的,乃是相当流动的。发现过去我认为“亲人”与“我”是一体的感觉原来是单向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于是把“亲人”和我分开来,当做一个陌生人去观察。把别人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格去看、去回想他们所施与的爱与关怀。换言之,内观法是要打破过去模糊不清、未分化的人我一体的感觉。内观愈深,则人际关系也愈明确而有分寸。
罗杰斯的咨商理论强调同理心的重要性,内观疗法强调的也是同理心。当内观者在进行内观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我中心的时候,指导者会指示他“对方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心情如何?”“你这样做,对方会有怎样的感受?”因此,内观愈深,则内观者可以发现过去太固执己见的我,于是尽量从共鸣的立场去了解对方。“共鸣的了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此即同理心。
“同理心”是“共同意识”的基础,共同意识即我和别人的连带感。人的存在是透过共鸣的过去产生连带感,一旦失去连带感就会产生空虚与孤独的疏离感。从内观疗法的观点去看,内观带动以爱为基础的同理心,使内观者与他人产生连带意识,最后克服存在的空虚与孤独。
你可能也有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吧?
有一次医院招聘会上,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科主任说:“重要因素是个性,一位没有协作个性的人会引起麻烦,并且与这样的人一起工作很困难。”有人附和道:“我赞同这种说法,没有合作个性的人就是他我,他不明白就是因为他这样的个性,我们正处在麻烦中。”我们容易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何蕊芳
主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心理卫生科,精神卫生...
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亲子关系、婚姻关系等的矫正。1、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等2、对青...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