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切--您了解多少
2019年01月19日 【健康号】 顾本宏     阅读 4833


     包皮环切术在西方和穆斯林国家称为割礼,它是泌尿外科及男科最常见的、最简单的小手术。其目的是切除过长的一部分包皮内板和外板显露龟头,有利于排尿,有利于保持龟头局部洁净,有利于婚后性生活,并有利于性伴的生殖健康。

包皮环切的历史

包皮环切仪式在西非已沿袭了五千年以上。在中东也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公元前2300年古埃及Ankhmahor法老的墓室壁画上,彩绘有早期男性被强迫做包皮环切到自愿接受,包皮环切的工具有骨制刀到铁制刀的演变过程。公元0001年12月25日耶稣诞生,在出生第8天(1月1日)接受包皮环切(割礼)。伊斯兰教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出生后接受了包皮环切。伊斯兰教国家的男孩必须接受阿訇的割礼,成为全体穆斯林必须遵守的伊斯兰生活制度。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美国和加拿大,包皮环切是用来代表一种医药文化。到70年代早期,加拿大约有40%、美国约有80%的新生儿施行包皮环切手术。当前,全世界大约四分之一的男人做过包皮环切术,大多集中于美国、加拿大、中东和亚洲伊斯兰教国家以及大部分非洲国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常规的新生儿包皮环切手术已成为规范;在韩国,在青春期常规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包皮手术率很高,美国居发达国家之首,包皮环切术为84%~89%。在亚洲,韩国的包皮手术率最高,和美国接近,约为84%。。

包皮环切的益处

医学上认为,割包皮是一种有益于性的生理卫生和疾病预防的常规手术。包皮环切可带来终身的医疗受益。包皮环切后对男性自身和婚后配偶均有益处。

对男性而言:(1)排除包茎的危险;由于包皮长期包着龟头,包皮内湿度、温度增高,细菌容易生长繁殖而发生炎症,久之,可形成包皮和龟头粘连(粘连性包茎),包皮垢的形成。(2)阴茎皮肤感染的风险减少三倍;(3)婴幼儿尿道感染的风险减少十倍;(4)患阴茎癌的风险降低二十倍以上;(5)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二倍;(6)经性交感染艾滋病毒的几率减少了60%;(7)对其他性传播疾病,如乳头状病毒、梅毒、软下疳,也有实质性的保护;(8)性功能与未环切者一样好或更好。(9)军队的士兵行包皮环切后有助于战斗力的提升。

对女性而言:(1)阴道感染厌氧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链球菌和支原体的几率下降,明显减少细菌性阴道综合征的发生;(2)女性性伴侣患由人类乳头状病毒所致的宫颈癌及感染衣原体的危险减少五倍;(3)大多数妇女更喜欢环切后的阴茎外观,更乐意与之性活动。

包皮环切术的风险

尽管包皮环切术是最简单的小手术,若操作不当会有一定的风险。 1989年美国儿科学会的调查报道,包皮环切术后合并症的发病率约为0.2%~0.6%,最常见的为出血及局部感染。据报道,(1)500个包皮环切术中有一个可能发生轻度出血。这种出血通过加压即可止住,偶尔需要缝合或再手术(1/1000)。因感染而需要用抗生素者大约1/4000。虽然局部可出现感染,其局部感染很可能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一部分。(2)包皮环切术所致的需要住院的严重并发症少见,约1/5000。(3)尚未见由正规医生做包皮环切术所致阴茎切除或死亡的报告。

                   包皮环切术的方法

   手术中剪去阴茎多余包皮的内板和外板—止血—缝合皮缘,一周左右拆除缝线,或者可吸收缝线自动脱落或吸收,这是经典包皮环切手术。手术方法有止血钳法、袖套切除法、背侧剪开法等,上述操作均要求术者掌握一定的外科技术。手术中止血方法有结扎止血、电凝止血、激光刀止血等。丝线结扎止血,因其不吸收会导致痛性硬结。电凝或激光刀止血,会导致止血处周围毛细血管的闭塞,影响局部皮肤的愈合。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发明了包皮环切器,其中分多次重复使用环切器和一次性环切器。多次重复使用环切器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中有韩国、马来西亚、德国和中国的产品,其中中国商环一次性包皮环切器最优越,它的设计理念脱离了针和线。在局麻下,将环切器内、外两个环套在要切除的包皮内外板之间,用机械力量逐渐让两环间包皮组织边缺血坏死,边修复愈合,不会损伤包皮系带,不出血,无须缝合,手术时间短,不需使用抗生素,带环期间可以淋浴,术后并发症少,一周左右即可完成包皮环切。结痂在术后10~14天脱落,切口呈线形愈合,非常美观。一次性包皮环切器符合外科微创手术原则,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可适合幼儿、成年及老年人。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顾本宏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泌尿外科,外科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显微镜下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隐匿型阴茎矫...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