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要把转氨酶与肝功能划等号(科普版)
2018年05月02日 【健康号】 缪晓辉     阅读 10729

很多人把转氨酶理解为“肝功能”,实际上转氨酶仅仅代表肝细胞有破坏,可以与肝脏的功能状况毫无关系,这种关系是正反两个方面的:转氨酶很高,肝功能可以完全正常;转氨酶正常,而肝功能可能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建议大家通过阅读细细领会,消除误区。

 什么叫“酶”?什么叫“转氨酶”?别说你从来没听说过哦!不过,没生过肝病的人,可能真不知道转氨酶是怎么回事。转氨酶,就是主要存在于肝脏、负责肝脏生化代谢的一类重要的工具。正常情况下,它呆在家里——肝脏细胞里,并辛勤劳作。肝细胞一旦被破坏,它就从家里跑到了血液里,血流又把它带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在所经过的器官里,也就是说在其他人的工作岗位,它还要“指手划脚”,于是呢,它的主人就开始出现胃不舒服、恶心、想吐、嗜睡、全身无力等。

我们不妨逆向思维两下:其一,如果你在较短时间里感到全身乏力、胃肠道不适,是不是首先要想到肝脏出了问题?是不是应该到医院做一次“肝功能”检查?其二,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液里转氨酶很高,是不是可以推测你的肝细胞坏了、漏了?是的!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引出了转氨酶、肝细胞和肝功能三个名词,显然,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对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少数医务人员而言,对这三者的直观理解就是:转氨酶高了,意味着肝细胞破坏了,肝细胞破坏了,肝功能就下降了。所以,转氨酶等于或者说代表肝功能。其实,这个理解有误,至少很不全面。听我细说。

肝脏有哪些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第一,代谢功能。即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通俗地说就是把吃进去的猪、牛、羊肉变成了人肉,让生命继续,并通过转化而来的能量,让人有力气做各种事情。第二,解毒功能。你每天吸进去的雾霾和吃进去垃圾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内被处理后变得无毒或低毒。第三,分泌胆汁。肝细胞生成胆汁,然后排泌并储存在胆囊,进食时胆囊会自动收缩,再进入小肠,帮助你消化食物。第四,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这功能可不是每人都晓得的吧?新生儿的肝脏有造血功能,长大后不再造血。但肝脏又象一个仓库,在需要时(比如外伤大出血)可以供出一部分血液来,为其他器官所用。第五,免疫防御功能。肝里有一种免疫细胞,叫库普弗细胞,它既是肝脏的卫士,也是全身的保护神,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一旦抵达肝脏,就会被这种细胞吞噬、杀灭。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明白一大半了吧?一个肝脏,承担着五类巨大的功能,其功能如何,怎么可能由转氨酶的多少来做出判断呢?也就是说,转氨酶怎么可能等于肝功能呢?!

接着给大家剖析三点。第一,有些人转氨酶水平一直正常,肝脏却在持续损害中。比如不少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肝脏里只有轻度炎症,不足以表现出转氨酶升高。可谓“润物细无声”呐!少数人都发生肝硬化了,却从未有过转氨酶升高,杯具啊!第二,有些人转氨酶水平很高,其实肝脏的功能没有减退,比如各种急性肝炎,有可能在急性期由于大量肝细胞受损害,释放出大量的转氨酶,但是肝脏的整体功能却没有受到重大影响,如同一个工厂,三分之一的机器停工了,或者三分之一的工人罢工了,但短期内的日产量却保持不变。这在医学上叫做“代偿”。第三,肝脏遭受了严重的、摧毁性的打击,转氨酶却是正常的。比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衰竭(又称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晚期,病人的三大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即黄疸很深、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白蛋白严重下降,但“奇怪”的是,此时转氨酶却不高。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肝脏里的肝细胞死亡殆尽,剩余的不到10%的正常细胞,已经没有转氨酶可以漏出来了!这在医学上叫做“失代偿”。你说,这转氨酶它能等于肝功能么?

还要解释下“转氨酶”的称谓问题。在大众口头上,“转氨酶、GPTPT、大PT、小PT”用得比较混乱。医学上被简称为转氨酶的有两种,分别是“丙氨酰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过去分别用英文字母GPTGOT来简称,现在称ALTAST,各家医院的肝功能化验单上都注明了这两种转氨酶,他们都是肝细胞内的酶,如果两种都比较高,而且AST水平超过ALT,一般说明肝细胞损害比较严重。

最后再给大家消除一个认识误区:转氨酶升高就有传染性。这种认识的偏颇可就大了去了!肝炎一般有五类,即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化学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这五类肝炎可以有一个共同的临床特征,那就是转氨酶升高,当然是肝细胞被破坏后导致的升高。显而易见,五种肝炎中只有病毒性肝炎可能有传染性,其他肝炎患者转氨酶再高也不会传染给别人。即使是病毒性肝炎,传染性的大小或有无,也不是由转氨酶决定的,而是由病毒的有无和量的大小决定的。比如,很多处于耐受期的慢乙肝患者,转氨酶长期正常,但是他(她)的一毫升血液里病毒量可能过亿甚至数十亿上百亿,传染性很强。

总之,小小转氨酶,学问却不小。读者诸君,请不要“望酶生义”,更不要“望酶生惧”。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一旦出现转氨酶异常,还是要请专科医生来解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4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