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眼中的“医患沟通”
2021年03月10日 【健康号】 胥红斌     阅读 17662

沟通不难,难在通情达理和用心沟通!

  工作十几了,医患沟通—我的理解:沟通不难,难在用心沟通。

  医患沟通主要是二个方面!

一、患者的方面:

  这是最主要的方面。

  主要是患者的通情达理。一般来说,患者的知识构架越高(也就是学历),相对也越通情达理,但不是所有的都有这样, 另外一方面患者的经济状况越佳,相对来说对治疗方案配合度也高,依从性也好!

  说二件事情,一例病人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剪开患者衣物扔到一边,因为忙于抢救没有注意,衣物后来找不到了,在患者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的第2天,患者的父亲报了警,带着警察来到医院,向刚刚把他儿子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医务人员索赔抢救过程中自己儿子衣服、裤子、鞋子、银行卡、数据线、香烟、打火机、五百元现金的损失。然后在警察的调解下,医务人员凑了一千块钱赔给了他。另一个例子一个产妇生孩子生到一半,宝宝胎心率不好,需要立即转剖腹产,当时产妇手腕上的一个玉镯子实在取不下来,情况危急,医生只能放弃取下玉镯,口头交代搬运过程中玉镯可能会碰碎。没想到,手术后母子平安,但镯子竟然真的碎了。病人及其家属理解,也没有要求赔偿。

 、医生方面

  1、医生的换位角度:可能很多人进了医院,感觉医生冷冰冰的,医学知识又是完全是天外文书,不知道医生在讲什么。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医生,能不能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一下?但是很难,因为很多医生没有经历过“求医问药”难处,很难体会到中国现有体制下看病的难处和冷漠。想着当年还是医学生的我带着生病的父亲四处奔波,寻医问药时候,早早就体会到了中国看病的人性冷暖。另外学医的时间越长,可能看的生死太多了,有些医生也渐渐麻木了。记得有一回妈妈打电话给我:你姐生病好长时间了,你也不关心一下。我回答说:妈,我太忙了,让她有病上医生看,需要帮忙我再找个医生看看。作为产科大夫,很多时候,我会讲,你们把产妇当自己姐姐、妹妹来生小孩,你们就会投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2、医生的技术:只有当你不断的历练,不断的成长,通过知识与实践(病人是最稀缺的资源,病人也是最好的老师),技术越来越强的时候,你才能对病人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针对不一样的病人,重点交待出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记得我做住院医师的时候,拿着手术同意书,也是一条一条读给患者听,仔细地讲解,因为我们把控不了每一个风险,只有通过全部交待心里才能踏实。其实当你讲了一大段一大段专业知识的时候,没有几个患者及家属是能听懂的,听完也就忘了(左耳进右耳出)。这也是当今很多病人反馈的:医生又在吓唬我们!当自己渐渐长大的时候,对手术等问题看得也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再面对患者沟通时,讲的也越来越少,只会交待重点会发生的,其它让他们看看手术同意书。当然,重大、危重和特殊手术还是交待的比较仔细,比如凶险性前置胎盘。

  3、医生的责任、担当:医疗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医生没有担当性,做不了一个好医生。前段时间科里的住院医师跟我讲:主任,这个我不讲,那个我不讲,万一发生了怎么办?是的,产科万一发生产后出血切子宫了怎么办?万一发生羊水栓塞了怎么办?万一发生肩难产了怎么办?万一发生了子痫怎么办?万一发生新生儿湿肺怎么办?是的,医学里面有很多的万一,就正如段涛院长讲的:哪有那么多的万一,那就真的变成一万了。只有在有技术的前提下,你有更多的担当、责任、勇气,才能愿意帮患者分担更多的风险。记得当年管MICU的时候,出夜班,一个轻度子痫的病人(没有严重器官和系统损害)手术交班给白班#医生的时候。当我刚到家,产妇通过医院的熟人就打电话给我了:**医生,产妇手术风险大吗?”我回答:“不大”。“#医生跟我们讲的很严重......”。听了家属们的话,我简直无语。因为#医生水平是不错的,但是她是一个不愿意担当的医生,她不愿意帮患者承担更多的风险,所以手术风险交待的很重。她的医患沟通,有一个很经典的真实案例,跟危重病人谈话(一个病人本人,二个病人女家属),谈到一半时,一个女家属吓得跑了,一个女家属直打寒颤,病人本人哭着听完的。这种医生,在我们临床当中其实并不少见。交待重一点,错了吗?从医疗本身来说,她讲的没有错。

  总之,医患沟通,最主要是患者的通情达理,其次是医生的技术、责任、担当、勇气......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6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