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总觉得自己委屈!3招教你表达攻击性。
2021年03月15日 【健康号】 王世会     阅读 9611

每个人的身体表面都有一层皮肤,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感受外界刺激等功能,功能是否良好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在人格与心智层面上,每个人同样存在着一种心理皮肤,它的功能与我们皮肤类似,都是保持自身边界,感受和应对外界情境刺激。

 一个人心理皮肤”是否健全完整,对于ta的人际关系,内在感受,生活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的缺失或损害都会或多或少给我们带来心理困扰人际困境。

01

心理边界的侵入与损害 

 生活中心理边界被侵入损害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直接粗暴;有的隐秘难以察觉。它对我们的情绪体验,行为观念等方面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以下从方式,感受二个方面进行梳理:

 

1.侵入的方式:突破与混淆 

 

一个人会对自己的所有物,生活空间,时间,管理的事物等,有一种自然的支配权,这种自主的支配也是生活中安全感,掌控感的重要来源。

 当你的东西不经允许被他人使用;你的房间无法锁门或被监控;你的时间安排不由你说了算;你的日记和隐私被人偷看;或是你自己的重大决定却由别人操控与决断,这种状态就是对你边界直接粗暴的侵入。

   父母以爱之名做出孩子并不领情的付出;夫妻为了孩子彼此折磨不能离婚,貌似把自己选择和行为的动机归因到孩子身上,实则不能如实的看待自己真实的需要,不能真正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对于并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的孩子而言,这种混淆和情感裹挟也是一种伤害,会让ta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争吵等行为,从而感到焦虑自责和恐惧。

 

2.被侵入的感受:愤怒,焦虑,自责,无力   

 

当一个人的心理边界被侵入时,ta自然的直观感受就是愤怒,这种愤怒面对的是一种被控制和剥夺的感觉,那个本应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权利因为被占据而需要捍卫。

 愤怒的力量可以让我们说不,拒绝或抗争。愤怒的情感本身不会伤害任何人,只有基于愤怒的过激行为才会伤人。而当愤怒一再被压抑否认,它会慢慢转化为自责和焦虑:

 愤怒的攻击性无法自然直接的指向外部,就会内转为对自我的攻击,觉得都是自己不好,都是自己的错,造成了前的困境

 当人长期无法体验到对外界明确的敌意时,这种连自己也感受不到的愤怒也会变成一种泛化的焦虑,整天惴惴不安又不知道自己具体担心什么

 此时对于心理边界是否被严重侵入自己也是缺乏觉察的,久而久之会感受到一种无力无能的感觉,甚至陷入抑郁。

 

02 

适度表达攻击性,捍卫自身的边界 

 很多心理和行为问题都曾经来自曾经的关系和体验,转化之道也还是再次回归到关系和体验。如何通过攻击性的表达捍卫自己的心理边界,我们可以从认知,感受和行为三方面尝试改变:

 

1.认知层面 

 

首先需要松绑的是:自己表达攻击性和直接攻击别人是有区别的;允许自己体验愤怒和基于愤怒的行为也是有区别的。

 愤怒和攻击性不在于伤害指责别人,而在于表达和保护自己,明确自己的边界和底线,对侵犯自己空间和权利的行为说不。

 当你表达的重点是在自己,而不是针对别人时,你的言行就可以避免你所担心的破坏性。

 其次,明确自己的底线。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边界底线在哪,等着别人去定义你,挑战你的底线,结果都会很被动,以至于忍无可忍。每当面临人、事、情边界混淆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这是我想要的

这是我的事还是别人的事?

这是我的感觉还是别人的感觉

 想清楚了,你自己才能更主动,不容易被别人的道理所迷惑。

 最后,一再沉默与回避,等同于默许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不表态不做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和态度,你自己也要为边界问题上的不作为承担后果和责任。

 人际关系的模式都是互动中形成的,别人对你一再地侵入和控制,一定程度上也有你自己默许的贡献,他人对待你的方式有时也是你教会的。

 

2.感受层面

 

情感比想法复杂的多,无时无刻不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有所呈现。

 当我们想要对内心具有攻击性和张力的感受保持开放,允许自己去体验愤怒,不满,敌意和恨的感受,就要与真实的自己保持连接。

 如果你很难直接体验到自己的愤怒,而是被一些其他更强烈的情感裹挟,诸如恐惧,焦虑,内疚,自责,或是无力感,那可能就需要一个具有抱持性的支持你的人际关系,帮你建立起安全稳固的属于你的心理空间,这种亲密关系可来自亲人朋友,或者是心理咨询师。

 在不被控制或绑架的关系里,你可以有机会探索,感受和表达你自己,卸下过度承担的责任和情感包袱,慢慢熟悉并信任自己的感觉,站稳自己的立场。

 

3.行为层面   

 道理再明白,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你的困境依然不会改变。

 自我表达时以开头描述自己的感受,阐明自己的立场,比以开头去批评指责对方,会更有建设性地捍卫自身的边界。

 在愤怒中攻击报复别人可以宣泄自己的怒火,但并不能使他人更理解和尊重你的立场和边界。

 你言行的攻击性主要体现在自我人格的强度和立场,当你表达你的坚定,自信,果断和理性时,你也在独立的以成年人的姿态为自己负责。

对于需要妥协和让步的情境,你知道这个行为是你主动的选择,不是被迫的服从,心态上是自愿的接受的,你为了更重要的目标和诉求只能做出妥协和牺牲,这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代价,能做到这点,你才不会把情绪或责任转嫁他人,怨天尤人或觉得委屈。

 人际协作中,边界也同时伴随着规则,事情归事情,情感归情感,理性的人会分得清。

 了解自己真正的动机和底线,最终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上。

 听其言也要观其行,如果发现自己道理都懂就是无法实践,无法做出违背自己一贯人设的事情,可能就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咨询情境下探索是什么让自己陷入了死循环。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