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避孕药是怎么避孕的
2018年12月12日 【健康号】 护师刘其春     阅读 8014

所有药物中,没有比避孕药更特殊的。一方面,使用者多,据估计,全世界有1亿以上的妇女服用过;另一方面,知道用法的少,隔三差五就见到有人问“避孕药该怎么吃”。虽然引发了种种担忧,大量避孕药仍被用于非避孕目的,比如治疗痤疮

市面上销售的避孕药,按照成分,可以分为单方、复方,按照制剂,可以分为口服、非口服,按照作用时间,可以分为短期、长期、紧急避孕药等。尽管种类很多,究其根本,它们都含有激素。

那么,你知道避孕药是怎么实现避孕的吗?这个问题要从受孕的过程找答案。

避孕药的种类

我们知道,人类正常受孕包括三个过程:女方排卵——卵细胞与精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被子宫内膜包埋,逐渐发育,变成一个全新的生命。每个过程,都需激素与器官的参与;反过来说,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便能成功避免怀孕。

以排卵为例。卵细胞与精子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卵细胞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月经周期的第一周,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腺垂体,使腺垂体大量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卵泡刺激素打头阵,它既能刺激卵泡发育,又能让卵泡形成黄体生成素受体。有了受体,黄体生成素才能发挥作用,一方面,令卵泡逐渐变成成熟的卵细胞,另一方面,诱导卵巢排出成熟的卵细胞。

卵细胞与精子的第二个不同,便在此时出现了。正常来说,女方每个月只准备一个健康的卵细胞就够了。因此,当一个卵泡形成卵细胞、成功排出之后,残留的组织,会进一步发育,形成黄体。黄体可以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与孕激素,告诉下丘脑,“这个月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不用再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了”。没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不断下降,直到下一个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的激素调节

换句话说,下丘脑会根据机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学者们发现,为兔子注射激素,人为升高激素的水平,可以欺骗其下丘脑。下丘脑误以为“这个月的工作已经完成”,便不再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达到抗排卵效果。由此诞生了第一种避孕药,Enovid。

第一种避孕药

Enovid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是雌激素,一种是孕激素。二者联合起来,可以欺骗下丘脑。单独看,也各有其作用:雌激素可以抑制卵泡刺激素,进而抑制卵泡的发育;孕激素,既可以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也能改变子宫状态,使宫颈黏液量减少、粘稠度增加,变得不利于精子穿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大剂量的雌激素,可干扰凝血,引起血栓。于是,对避孕药进行改进。改进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尽量降低雌激素的含量,Enovid含有150μg雌激素,剂量非常大,而现在市售的避孕药,雌激素含量在30μg左右,属于低剂量产品;另一方面,改进孕激素的种类,从第一代的决诺酮到第二代的左诀诺孕酮再到第三代的去氧孕烯,越来越接近天然成分,活性越来越高,副作用则不断减少。

综合来看,避孕药是安全的,甚至有一些预料外的好处,比如降低卵巢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过,药物毕竟是药物。避孕药有着较为严格的适应症,服用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制剂。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