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孩子挑食?
2023年06月19日 【健康号】 马璐     阅读 215

孩子一生中的头1000天是味觉发展的敏感时期[1]。宫内胎儿喝羊水品尝味道,出生后,母乳会提供很多种味道(随妈妈饮食不同而母乳味道不同)。当添加辅食后,孩子开始接触各种食物的滋味,1岁后会逐渐偏好某些味道,到3~4岁,口味更加固定。


正确添加辅食

很多家长特别头痛孩子挑食偏食,殊不知,不良习惯几天就可能养成,但戒除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所以从孩子添加辅食开始,就要逐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这样才能减少以后挑食偏食的发生。

1.添加辅食的时机

在孩子4~6个月之间就可以开始进食固体食物。辅食添加太晚,孩子可能厌恶固体食物,导致挑食偏食。

当然,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还要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来判断。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辅食添加」相关专题。

2.添加辅食的顺序

每给孩子添加一个新的辅食,都要尝试2~3天,观察孩子是否耐受新的食物。建议按照如下步骤给孩子进行辅食添加:

第一口辅食通常是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比较常见的是婴儿米粉。

等孩子完全适应米粉后,再考虑添加菜泥、果泥、肉泥、蛋黄、海鲜类等等各种糊状食物。

对于8个月的孩子,就要开始吃粗颗粒的食物,训练咀嚼,比如稠粥、软米饭、烂面条、碎菜、肉粒等。如果一直给他们吃糊状食物,孩子就会变得不爱吃硬的食物,或不会将长条或块状物嚼碎再吞咽(这样很容易噎着孩子,他们进食这类食物就会有恐惧)。

1岁后,孩子每天都要吃到四种主要食物中的一些食物(蔬果;米、面和其他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乳制品或乳制品的替代品;豆类、鸡蛋鱼虾肉鱼等优质蛋白质),保持营养均衡,不要单一饮食。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辅食添加」相关专题。

3.1岁内不要添加糖、盐等调味品

6个月左右是味蕾发育和口味偏爱形成的关键期,此时要鼓励孩子接受丰富的食物品种,感受不同食物的原味。1岁前不建议额外给孩子添加盐或糖这类调味品。

因为孩子的味觉比大人灵敏,不能用大人的口味来衡量孩子的味觉。很多日常的食物口味虽然比较淡,但含有一定量的钠盐、甜味。如果再额外添加盐/糖的话,必然造成孩子钠摄入过多或养成吃甜食的习惯,而拒绝吃口味淡的食物。


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

1.不要强迫孩子吃东西

刚开始接触辅食时,孩子可能会拒绝,或往外吐食物,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家长可以暂停添加辅食,等待一周左右,然后重试。孩子需要时间学习如何吞咽固体食物,每个婴儿都不一样,因此开始吃固体食物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孩子在接受新的辅食之前可能需要尝试10~15次以上,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当宝宝吃辅食时哭闹或把脸转过去不愿意再吃的时候,也不要强喂,能吃多少吃多少。

2.家长不要表现出对某些食物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在尝试新食物时,家长不要表现出厌恶或不感兴趣(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言语)。如果家长都不想尝试这个食物,孩子就更会拒绝。

从很小的时候,孩子就会一直注视并模仿着大人的行为。如果孩子看到大人在开心地吃很多五颜六色且健康的食物,孩子也会更愿意尝试新食物。

当孩子与家长坐在一起吃饭时,让他们看家长如何咀嚼,如何吃各种食物,如何使用餐具。家长可以和孩子交谈,比如跟孩子说:「这是米粉,白白的」等等,从而增加孩子尝试各种食物的兴趣。

3.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8个月左右,孩子就开始有兴趣自己吃饭。家长可以将他们固定在婴儿餐椅上,给他们一块食物,比如蒸熟的蔬菜块、水果(如香蕉等)、小片全麦面包、煮熟的面条、鸡肉块等,让孩子一口一口吃[2]。

喂孩子辅食的时候,同时给他们一套餐具及少量的食物,让孩子自己用手拿食物或自己尝试用勺吃食物。即使大部分食物都掉落在孩子周围,也要鼓励他们自己吃。让孩子与食物形成良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4.固定孩子的吃饭时间

饭前10~15分钟时,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马上就要吃饭了。有时,孩子由于玩游戏而感到疲倦或兴奋,以至于不想吃东西,告诉他们吃饭时间到了,这可以帮助他们从游戏时间过渡到吃饭时间。

同时,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玩玩具或看电视等,养成吃东西时专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Dr.JoyNauman(14JUNE,2019).TipsforPreventingPickyEatersBeforeTheyStart.https://ecoparent.ca/eco-food/tips-preventing-picky-eaters-they-start
[2]斯蒂文•谢尔弗,池丽叶.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马璐
主治医师
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
妇产科
妇产科相关疾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