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微处方,差点惹来索赔官司[转自金陵晚报]
2018年07月13日 【健康号】 石红乔     阅读 4004

注:本文转载自2012年3月2日金陵晚报

 

  记者了解到,张医生是某医院中医内科的专家。他在新浪开放个人微博后,一直热心解答患者的咨询。可日子久了,网友的提问也各式各样,经常有些患者上来直接提问“头痛怎么办?”、“头昏吃什么?”、“我怀疑我阴虚,怎么补?”,类似的问题让他哭笑不得。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石红乔

  “对医学有些了解就该知道,很多时候,一个症状背后会有无数的可能性,比如一个头痛,往小里说也许就是感冒了,可严重起来也可能是一些致命的疾病,比如脑血管病、脑肿瘤,这些都很危险。如果不判断清楚,那么胡乱吃药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他告诉记者,“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吧,很多人的表现在外行人看来很类似,可细细一看差异就很大;就算都是肾虚,那也分阴虚还是阳虚是不是?但是很多提问的网友并不了解这些,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咨询的时候又很着急,让医生也很难下手。”

  不过最让张医生郁闷的是前几天的一桩公案。因为他在微博上遇见一个患者,对方资料提供得还算详细,又一直苦苦哀求,最后他就开了一张“微处方”供对方参考。可没想到一个月后,病人找上门来,说是“按方子下药,病吃重了”,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非要他赔钱不可。

  400多名南京医生

  微博接受咨询

  曾经有句话,叫“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可如今,有啥想不通、弄不懂的,都流行上微博提问了,就连看病这码事,都流行上微博解决了。

  今年2月初,一个标注“安雅爱妈妈事件!”的微博,就在微博上引起广泛关注。这位博主因为母亲检查出现腔梗,立刻在微博发文求助,短时间内就有上千网友转发,并@给专业人士。结果很快就有人告诉她,腔梗并非严重问题,只需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随访、按照医嘱用药治疗即可。原本去医院要花费半天解决的问题,在微博上短短140个字就得到了充分解答。

  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省和南京市医疗机构中副高以上医生开设微博的有400多人,粉丝超过5万人。其中不少医生以科室名义活动,也有部分医生直接以个人身份发表观点。几乎每个医生都要接受来自粉丝的求医咨询。医生们也很重视和网友的交流,对于粉丝留言咨询都能认真进行回答。新浪微博自身也推出了“新访谈”专题,定期邀请相关医疗界、健康界的专业人士接受患者咨询。其他媒体也纷纷举行类似活动和服务,微博似乎正从网络平台,变身成了全国最大的一家综合性医院。

  原本是好心,经不住病人哀求,在微博上开了一张“微处方”。没想到一个月后,病人居然找上门来,说是“病吃重了”。近日南京一位姓张的医生因为微博行医,结果吃了大苦头。

  □金陵晚报记者李花 朱菁菁

  编后

  有个头疼脑热,上微博问问。这事儿现在挺流行,但微博真能看病吗?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下诊断前少不了各种生化、物理检查。靠140字,哪怕中间你来我往个几回,真正要看病,还是玄乎,或者说难度太大。金陵晚报即日起推出“微博真能看病吗?”系列报道,试图通过调查寻找背后的真相。

  对于微博看病,绝大多数患者和网友都持赞成态度。可也有许多人对于微博看病表示疑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微博问诊虽然方便,却可能引起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在网络上我们无法面对患者,而患者的表述也不一定准确;第二,微博本身限制140个字,有时候连话都说不全,如何能够准确描述病情,让医生作出判断?”

  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专家李田的个人网站,在近4年时间里,李田医生接受了上万人次的咨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刘超教授的个人博客“超人在线”,也有许多网友留言咨询;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王长松将“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搬上了微博平台,与网友畅谈中医养生。可在这些“潮人专家”的网络留言也都比较谨慎,经常可以看到“请拍照上传检查片子,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建议请××科进行会诊”等建议。

  >>>规定

  >>>疑虑

  今年年初,卫生部出台禁令禁止医务人员微博诊疗。对于这一禁令,当时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对微博还是要加强规范和管理,我们的观点还是以传播知识为主,不能通过微博来进行诊疗活动。真正看病,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去就医。”卫生部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设微博是充分肯定和鼓励的,并首次给予“传播知识不诊疗”的明确定位。

  江苏省卫生厅医政处张金宏副处长告诉记者,“微博”是绝对不可以用来诊疗的,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生必须在执业地点展开诊疗活动,否则就是“超范围执业”,属于违规行为,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将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执业医师法》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人都没见到如何下诊断?

  卫生部禁止医务人员微博诊疗

  >>>观点

  求医出问题?咨询方风险自负

 

  微博行医虽然看来方便,但既然看不到病人,就难免要承担风险。如果出现误诊、误导,那么患者要面对的就可能是病情延误,健康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的影响。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微博上求医的用户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呢?

  对此,律师何晓燕告诉记者,“如果是正常的行医行为,那么必须有正规医院、正规的行医资质,但是这些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很难做到,也就称不上正规的医疗服务。最多只能称为一个咨询、导医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数是非官方、个人行为,既不收费,没有形成任何合同关系,对方也没有服务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求医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求医者需要自行承担风险和后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石红乔
主任医师/教授
南京市中医院
中医科,皮肤科,皮肤...
诊治湿疹、银屑病、黄褐斑、痤疮、脱发、荨麻疹、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